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書齋雅趣(1/2)

作者:蒲鬆齡字數:3684更新時間:2024-05-14 23:07:09

    (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書齋雅趣

    中國曆代文人雅士都很講究書齋的命名,或以言誌,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願。下麵我們來列舉曆史上著名文人的書齋命名雅趣。          1. 綠天庵

    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屋外園中遍植芭蕉,以芭蕉葉子代紙練習書法,其書齋命名為“綠天庵”。          2. 學老齋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晚年取“師曠老而學猶秉燭夜行”,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學老齋”,寓意為要活到老,學到老。          3. 七焚庵

    明代文學家張溥,天生愚鈍,為加強記憶,每讀文章,就工整地抄錄一遍,邊抄邊誦邊記,然後投入爐火之中,反複六七次,終於背誦如流。故其書齋取名為“七焚庵”,又名“七錄齋”。          4. 惜字齋

    清代史學家黃宗羲一生博覽群書,通曉天文、地理、律曆、數學等,作文惜字如金,力求簡潔,故書齋取名為“惜字齋”。          5. 何妨一下樓

    聞一多青年時求學於外,暑假兩月返回故裏,依然苦讀不輟,自稱書房為“二月廬”。成為教授後,在研究學問時,常常通宵達旦,很少下樓,書齋名為“何妨一下樓”。          6. 苦齋

    明朝文學家章溢隱居在龍泉縣一間陋室裏進行學習和創作,他以苦為樂,發奮用功,寫出不少著名的詩文。他曾說:“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劉基為這種精神所感動,寫了《苦齋記》一文,把章溢的書齋取名為苦齋。          7. 項脊軒

    明朝文學家歸有光的書齋。據說,他的遠祖道隆曾居住在江蘇太倉縣項脊涇,他以“項脊”命名,有紀念祖先之意。          8. 聊齋

    清代文學家蒲鬆齡題書屋為“聊齋”。相傳,在創作《聊齋誌異》時,為搜集素材蒲鬆齡常設煙、茶在路邊,過路人隻須到此講講故事、傳聞,或聊聊天,便可免費享用。一旦聽到有用的“材料”,蒲鬆齡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書屋名為“聊齋”。          9. 瓶水齋

    清朝詩人舒位一生涉獵極廣,知識淵博,文思敏捷,寫詩揮灑自如。他把自己的創作成果比作從汪洋大海中汲取出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書齋為“瓶水齋”。          10. 綠林書屋

    20年代初,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支持學生運動,被反動文人誣為“學匪”。“學匪”住的房子,當然是強盜的所在,因此,魯迅先生把其寓居北京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的書齋取名為“綠林書屋”,來諷刺反動文人的誣蔑。          11. 北望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