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一十二章 風波(1/2)

作者:江左俊傑字數:4112更新時間:2023-04-26 23:04:09

    第七百一十二章   風波

    劉知行聞言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這位將軍想的太簡單了一點。編個民族大義的書倒也簡單。可以根據史書,錄入那些民族英雄的事跡,甚至也可以無中生有,編造一些故事。

    甚至於這一次韃靼入侵,很多戰死的將軍、百姓、豪傑,都是很好的素材,比如說衛長青將軍。

    再絞盡腦汁,抬高炎漢的地位,增強民族自信心。比如說可以追溯到神話時期,如何如何。

    總之,編輯這樣一本書容易。但是要讓讀書人,去讀這本書不容易。

    經過千年的發展。儒家的讀書人,一般都隻讀儒家經典。一則是正統。二則是科舉需要。

    甚至於,現在的讀書人已經很少有人作詩作詞了。那都是歪門邪道。

    這樣的情況下?怎麽能讓讀書人,去讀什麽民族大義的書?讀律法?讀算學?讀兵書?

    君臣二人推心置腹,如魚得水。沒什麽不好說的。劉知行深呼吸了一口氣,對吳年誠懇說道:“將軍。我看很難。不。幾乎不可能。”

    “知行啊。你怯懦了。沒做過,你怎麽知道不行呢?俗話說得好。事在人為、人定勝天。想當年,我用三百精兵與金桓山大戰。當時誰又知道,我能有現在的三府之地,十八個萬戶的戰兵呢?”

    “大丈夫做事。勇往直前,轟轟烈烈。”

    “而且。現在我是君王。我設定科舉。我要考教他們民族大義、律法、算學。他們不會,那就不要怪我,給他們關上當官的大門了。”

    “相反。他們不僅限於讀儒家經典。知道律法、算學,又知道漢賊不兩立。知道我們炎漢與外族戰鬥的不容易。我很歡迎他們來當官。”

    吳年不以為意,眉毛平直,眼睛睜開,目光中盡是銳意進取之色。

    劉知行苦笑不已,對這件事情很不看好。這是挑戰整個儒家的社會結構啊。未必與韃靼人作戰容易。

    但誰叫吳年是君王呢?

    劉知行想了一下,一咬牙,抱拳說道:“好。我試試。”

    “這才是知行嘛。你執掌內政,我掌握殺伐。我們合力,什麽事情都能擺平。”吳年笑了起來,昂起頭來,氣勢十足。

    “將軍說的對。”吳年的這銳意進取的態度,徹底激發起了劉知行的鬥誌。他也昂起頭來,抱拳說道。

    然後,他便站了起來,大踏步的走了。

    是的。

    儒家也必須改變了。讀書人必須改變。

    我們輔漢將軍府,不養隻讀死書的讀書人。

    “科舉嗎?說的也是啊。我需要一大批的官員,幫我管理整個國家。現在是三府,然後是遼東五府三十二縣,最後。”

    吳年收斂了臉上的笑容,轉頭看向了楚都的方向。

    .........

    在楚國時期。府、縣都有官學。在韃靼入侵的時候,這些官學當然荒廢了。或老師跑了,或學生跑了。

    在韃靼奪取了遼東五府三十二縣,局勢穩定的時候。官學被韃靼朝廷控製,甚至舉辦了一次科舉。

    隻是結果不太好,狀元被吳年派遣的刺客殺了。韃靼選拔的進士、舉人。目前不是在韃靼大都,就是待在家宅之中,不敢冒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