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九十五章 熟悉的陌生人(1/2)

作者:江左俊傑字數:4906更新時間:2023-06-27 09:28:56

    第八百九十五章   熟悉的陌生人

    還真別說。

    吳年對於是否要封其他兒子爵位,充滿了猶豫。

    細數前世曆朝曆代的開國君王,都是生怕自己的子孫,以後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所以瘋狂封爵。

    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宗室爵太多,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壓力。

    就以明朝為例,老朱是好皇帝,但始終是小農思想,對兒孫的關照,簡直到了變態的地步。

    明朝滅亡,與宗室造成的財政負擔,有極大的關係。

    到底是封兒子爵好呢,還是不封兒子爵好呢?

    如果封爵,待遇怎麽說?

    一年給多少俸祿,子孫爵位怎麽繼承?

    他現在是個漢王,自然是不可能封兒子為王的。

    以李金珠的兒子吳昶為例,如果封個“武功侯”。而吳昶又有兒子十人。那麽爵位肯定是由吳昶的長子繼承,但其他兒子封不封爵?

    而這個吳昶的長子,是不是降低一等爵位?比如說封個“武功伯”?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問題。

    比如說把這些個宗室爵,封在外地,不允許他們隨意回京呢?

    還是把他們封在京城,不允許他們隨意出京城呢?

    有才能的宗室,是不是要實封?比如說漢朝的諸侯王,有實際的王國政權、軍隊。

    比如說明朝的九大塞王?

    這看起來也挺好的。

    相當於把雞蛋放在了不同的籃子裏,如果主幹昏庸無能,以至於江山顛覆,那至少還有很多實權王,可以挽回局勢。

    要是秦始皇大封自己的兒子在全國各地,沒準秦朝就不會滅亡了。

    優點明顯,但是缺點也很明顯。

    容易出造反戶。

    有能力有野心的王爺,誰不想更進一步,登基稱帝呢?

    總而言之,這件事情很麻煩。吳年目前不太想細思。反正兒子們中太子不用說了,家業就是他的。

    長子吳敏也還小,八子吳昶還在繈褓之中。先把事情拖延下去,等拖不住了再說。

    不過有一點。

    他會做到父親的責任,把孩子好好的養大。就算不封爵,也會保證兒子衣食無憂。

    前提是不敗家。

    李金珠、娥親、娥娘聽了之後很不滿意,她們是要承諾的,或是直接封爵,結果卻得了一個。

    “衣食無憂。”

    那生兒子與生女兒有什麽分別嗎?

    她們都是委屈巴巴,心中哀怨。但也不敢多嘴,生怕觸怒了吳年。

    女人的哀怨,可不是好消受的。吳年覺得尷尬,便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匆匆的離開了。

    除了一點幸福的煩惱之外,吳年在深宮之中的生活,還是以輕鬆愉快居多。

    就連吳年麾下的內閣大臣、六部尚書等重臣的工作,也輕鬆了很多。

    王朝的建立,並不是單純的從將軍府,變成了王朝。

    以前的輔漢將軍府,雖然號稱是小朝廷。但因為是草台班子,能順利運轉,與劉知行、李勇、汪由校等人努力的分不開。

    而漢朝的建立,是以楚國的文武百官製度,加以一定的修改。

    各種職權、規章製度都很完善。

    服務於漢朝的官僚隊伍,也是空前的龐大起來。

    隻要上邊的人,腦袋不長歪了。這個製度還是很好運轉的。

    這個製度在內閣大臣劉知行、李勇、張海平的統帥下,運轉流暢。內閣大臣,文武百官的工作,也自然流暢輕鬆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