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乾綱獨斷(1/2)

作者:江左俊傑字數:4094更新時間:2023-08-22 03:05:20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乾綱獨斷

    “好。”看著石顯,吳年的臉上露出欣慰之色,然後用期許的目光,掃向了剩下的準進士們,問道;“還有誰願意去肅順的嗎?”

    君父的意圖很明顯,甚至於露骨。

    又有石顯出來拋磚引玉。

    但是在場二百三十名準進士,卻都是猶猶豫豫。最後,包括石顯在內,隻有十五人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前往肅順。

    其中遼東人九個,幽燕人六個。

    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也好,是不是有能力,這些人都是膽大,而且敢行動的。

    其中不包括那位文章寫的第一好的,內閣大臣、禮部官員一致同意的。二十八歲的會元張嵩山。

    正如吳年所說,文章寫的好,但當官未必能當得好。

    文章隻是敲門磚,未來能否有所成就,則靠這些進士們自身的能力,以及行動力。

    從行動力上來說。

    隻有這十五人。

    吳年心中有了決斷,但沒有當即宣布狀元人選。隻是笑著勉勵了準進士們一番,讓他們回去了。

    這讓那些沒有下定決心的人,又燃燒起了希望。

    肅順這個測試,似乎不是決定名額的?

    進士分三榜。

    進士及第高人一等。

    二榜進士次一等。

    三榜同進士是小媳婦。

    在楚國以及高句麗的科舉之中。一榜、二榜前十出身的官員,上限很高。

    有個衙門叫翰林院,負責編書。

    潛規則是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翰林院的官員是“儲備宰相”,選拔的都是優秀的進士。

    至於三榜同進士,一般在縣令、知府之流的官位上兜兜轉轉。

    總而言之。科舉的名次很重要。

    “我是會元。這次殿試,我發揮的也很不錯。雖然不願去肅順,可能不是狀元,但怎麽也能進二榜前十吧?”

    張嵩山內心惴惴不安,但卻也懷有僥幸。

    之後,禮部的官員便帶著這些準進士,離開了偏殿,出了王宮。

    吳年讓太監把宮門關上,留下內閣大臣們站立。吳年沒有說話,拿起了禦案上的名單,觀看了起來。

    石顯。

    這個首先站出來的人。

    一榜沒名號,二榜也沒有。三榜排在末尾。

    典故。“名落孫山”。

    這石顯便是孫山啊。

    有才學,但不多。

    吳年毫不猶豫的拿起筆來,沾染了赤墨,朱筆禦批。在石顯等十五人的名字外,畫了一個圈,然後交給了內閣首輔劉知行,說道:“點石顯為狀元,其他十四人。按照原本的名次排列,分別是榜眼、探花,陸續往下排,占了前十五的名次。”

    內閣大臣們,盡管心中有所猜測。但是聽到這裏,卻還是大吃一驚。崔無雙失聲道:“大王不可。”

    “如何不可?”吳年眯起眼睛,看向這位崔大人。

    崔無雙脫口而出後,便後悔了。自己是幽燕人出身,又是新入閣,資曆很淺。做事得以低調為主。

    更何況,這件事情是君父的決斷?

    雖然後悔,但是崔無雙不得不硬著頭皮,說道:“大王破格提拔石顯為狀元,考生會不滿,但也就是私下裏發牢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