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得子伯,獲益多上(3/5)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11698更新時間:2023-02-24 19:02:49

    曹操勢單力孤時,不僅謙恭下士,連叛將也不加處置;還要提攜重用、甚至給叛將加官進爵。

    兗州魏種,為當地豪族。曹操入兗州(192)後,為籠絡地方強宗,舉魏種為孝廉。

    注:孝廉,即“孝子”與“廉吏”。郡國按每二十萬人舉一人。東漢末期,“孝廉”淪為世家大族操縱地方選舉的工具。

    凡郡國,歲盡遣吏上計,並舉孝廉,郡口二十萬舉一人。--《續百官誌》

    兗州之亂(194)時,曹操堅信魏種不會棄他而去。不料魏種卻投降呂布,抽腫了曹公的臉。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曹公大怒:

    “魏種要是被我抓住,就死定了!跑吧,跑吧,跑到蒙古和越南吧(北投匈奴、南投百越)!否則等待你的隻有一死!”

    初,(曹)公舉種孝廉。兗州叛,公曰:“唯魏種且不棄孤也。”

    及聞種走,公怒曰:“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武帝紀》x33xs.

    結果呢?

    (曹公)既下射犬,生禽(魏)種,公曰:“唯其才也!”釋其縛而用之。

    以魏種為河內太守,屬以河北事。--《武帝紀》

    魏種必死之人,曹操卻食言而肥,不僅不處置這個叛將,還任用魏種為河內太守,屬以黃河以北之事。

    注:河內,拱衛京都洛陽的“三河”之一,屬司隸校尉部。建安四年曹公破眭固,進屯河內。三河:即河東、河內、河南。

    魏種自兗州之亂(194)叛變,至河內被擒(199)已逾五年。曹操釋而不殺,卻委以重任,為何?

    首發&:塔>-讀小說

    因為此時(199)恰好是官渡之戰(200)前夕。

    曹操不敢激怒世家大族和地方強宗,擔心他們叛應袁紹。所以魏種這個反骨仔,雖然惡臭,也隻好捏著鼻子繼續重用,以收買人心。

    與魏種類似者,還有東平大姓畢諶,青徐豪霸徐翕、毛暉等。

    此類叛將,或為地方強宗(畢諶),或有外家撐腰(臧霸),曹操皆不敢殺。不僅不殺,還要繼續重用。

    (畢諶)亡歸(呂布)。及布破,諶生得,眾為諶懼。

    (曹)公曰:“夫人孝於其親者,豈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以為魯相。--《武帝紀》

    畢諶為東平國(兗州)強宗,故叛降呂布之事,竟一筆帶過;沒受任何處分,還做了魯國國相。

    兗州亂,(徐)翕、(毛)暉皆叛。後兗州定,翕、暉亡命投(臧)霸。

    太祖語劉備,令語霸送二人首。霸不從命。太祖歎息,乃皆以翕、暉為郡守。--《魏書十八》

    徐翕、毛暉,有“青徐黑道”臧霸罩著,曹操就不得不繼續用之為郡守。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非出本心,實不得已。

    曹公勢強之後,一改舊習,對叛亂者可謂心狠手辣。

    劉備叛逃徐州,闔門慘死。

    先主臨豫州,住小沛,數喪嫡室。--《蜀書四》

    昌霸作亂東海,梟首示眾。

    昌豨複叛,遣禁征之。禁自臨與豨決,隕涕而斬之。--《魏書十八》

    注:昌豨即昌霸,豨應為貶義代稱。

    伏完暗通獻帝,夷滅三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