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章 詭譎難揣度,豪壯終得獲4(3/5)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13924更新時間:2023-03-19 15:52:39

    趙旻微微頷首後,看向瞠目結舌的陳矯。

    “有勞季弼為我廣發檄文!”

    【作者題外話】:腹黑男在抵許都之後,尚是首次向劉協亮出獠牙。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劉協確實欺人太甚。

    趙旻對其人一再忍讓,換來的卻是後者的得寸進尺。

    盡管趙旻是在行“鄭伯克段於鄢”之故事。

    趙旻絕對不可能放閻行離去,否則袁紹一定有話要說。

    滿寵表現出彩。

    寵哥不愧是酷吏出身、文武兼備的狠人。

    這一章,咱們不聊閻行,聊一聊馬超。

    在聊張飛“萬人敵”外號之時,我們已知,馬超有“黥布之勇”,本章我們聊聊馬超的反覆無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馬超勇而無義,聞名當時。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雖然後世的文學作品,對其形象多有美化,實際在信史記載中,在馬超身上完全看不到忠誠與道義,反而更類似呂布轉生。

    呂布“勇而無信、輕於去就”;馬超則“勇而不仁、強而不信”。評價可謂如出一轍。

    (馬)超強而無義,多釁易圖。--《魏書楊阜傳》

    (呂)布勇而無計,輕於去就。--《魏書呂布傳》

    但呂布所賣者,皆故主與義父;馬超所賣者,則是至親宗族。

    從這個角度看,馬超的行徑比呂布更加惡劣。

    從記載判斷,馬超的血統與文化,是導致其淪為“反複之賊”,最終“宗族傾覆”的重要誘因。

    馬超與呂布的個人特質極端相似,大約是因為二者皆出身邊地。

    呂布是並州五原人(今內蒙包頭),馬超則是成長於涼州的扶風人。

    帝國邊緣地區,地瘠民窮,鞍馬為業,因此士民驍勇,被稱作“懸命鋒鏑,去不圖返”。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西州邊鄙,土地瘠薄,鞍馬為居,射獵為業。守塞候望,懸命鋒鏑,聞急長驅,去不圖反。--《後漢書陳龜傳》

    諸如張遼(並州雁門)、張楊(並州雲中)、劉備(幽州涿郡)等人無不如是。

    馬超活躍於建安時期(西曆196-220),幾乎其所有記載,都是圍繞著“勇而無義、強而無信”的主題。

    先來看周瑜“謀奪益州”之策。

    在周瑜的戰略構想中,欲統一長江流域(揚州、荊州、益州),實現南北分治。此計劃中最重要的助力,就是盤踞涼州的馬超。

    (周瑜)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吳書周瑜傳》

    周瑜提出先征益州,之後“結好馬超”。考慮到益州包括了巴蜀與漢中,那周瑜進擊劉璋(巴中、蜀中)時,馬超無疑擔負起吞並張魯(漢中)的任務。

    後來張魯對戰敗來歸的馬超,始終慎加提防,其實也源出於此。

    馬超不僅有吞並漢中的野心,甚至想得隴望蜀,兼並川中。

    在劉璋與張魯交戰,欲援引外援時,最早的人選不是劉備,而是馬超。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韓遂與馬騰作亂關中,數與璋父焉交通信,至騰子(馬)超複與(劉)璋相聞,有連蜀之意。--《益州耆舊傳》

    對此,益州士族代表、治中從事王商,一語道破要害,稱益州土地肥沃、寶貨充足,此乃“狡夫所垂涎者也”。

    之後王商又毫不留情地指出,所謂的“狡夫”即是馬超。

    今之益部,士美民豐,寶物所出,斯乃狡夫所欲傾覆,(馬)超等所以西望也。--《益州耆舊傳》

    最終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考慮下,劉璋放棄馬超,轉而邀請劉備入川助戰。

    實際劉備也以“勇而不信”聞名當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