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一章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上(3/5)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13532更新時間:2023-04-19 16:15:41

    在興平二年時,蔡琰問出這句話絲毫沒有問題。

    因為彼時,無論曹操還是呂布,都是袁紹麾下。

    趙雲短暫尷尬之後,旋即恢複如常。

    “昭姬有所不知,呂奉先已兵敗身故;本初公亦敗於某叔侄之手,而今仍在鄴城;於許縣輔佐天子者,乃舍侄衛將軍也。此事說來話長…”

    張遼哈哈大笑:“子龍兄,既然說來話長,兄長便為昭姬細細說來。”

    樂進忍俊不禁:“妙才、文遠,某等收攏兵卒,押送戰馬、俘虜!”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夏侯淵嗬嗬一笑,極有默契地指揮兵卒讓開道路。

    趙雲嘴角微微扯了扯。

    蔡琰回眸嫣然一笑:“有勞子龍將軍為妾解釋。”

    於是乎,三人放緩馬速,跟在趙雲與蔡琰身後,在夜幕降臨之時,複又回到被圍的光杆左賢王處。

    時間回到現在。

    出言勸左賢王與漢軍談判者,正是蔡琰。

    左賢王起身長歎一聲。

    “昭姬欲還故土乎?”

    【作者題外話】:《古詩十九首》中的絕大多數詩篇,皆為建安中後期所作,這些詩篇也可代表建安風骨。

    因亂世之故,許多士人被迫背井離鄉,漂泊流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所以,他們便無法通過察舉製這一正途進入宦途。

    何況其時已是亂世,便是做官,又能如何?

    於是,《古詩十九首》便在如此背景之下誕生。

    魏晉風骨還不一樣。

    因為曹魏時,曹操、曹丕、曹叡一代比一代更刻薄、猜忌,且隨著九品中正製的推行,做官漸漸被新興門閥若壟斷,因此士人們便多了許多頹廢,而少了許多進取。

    黃老等清談,漸漸取代顯學,到曹叡朝時,便有了浮華案。

    這裏,咱們借此簡單介紹一下這場震動曹魏朝野的著名政治巨案…

    這也屬於魏晉風骨的一部分。

    對了,因為司馬賊之故,這個影響極大的巨案貌似被輕描淡寫處理了,以至於許多人都不知此事。

    便如曹操是袁紹手下一般。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喵喵尒説

    “浮華案”是震動曹魏的政治巨案,波及範圍廣、延續時間長、涉案人員多。

    在該案中,至少有十五位名士子弟先後遭到禁錮,可以算是三國版的黨錮之禍。

    所謂“浮華”,即朋黨,是沿襲東漢時代“士人清談交遊,褒貶人物,議論朝政”的一種變態形式。

    從參與人員的身份來看,“清議”的發動者,往往是帝國名流或者地方耆老;

    而“浮華”則更多集中在青年貴戚身上。

    浮華的本質,是官僚權貴子弟組成的“政治交遊網絡”,意在利用輿論來幹預朝政。

    因此,此事尤其受到統治者的痛恨。

    曹叡在世時,對浮華子弟深惡痛絕,屢次下詔申飭,最終將為首的十五名浮華頭目徹底禁錮。

    耳熟能詳的何晏、鄧颺、夏侯玄、司馬師等人,均在其中。

    因此,此事被司馬家的狗腿子王沈做了春秋筆法處理。

    塔讀^小說[email protected]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浮華案的興起,在太和四年(西曆230)。

    而在太和六年(西曆232)、青龍四年(西曆236)乃至景初三年(西曆239),其打擊力度均有變化,可謂與曹叡的統治時期相始終。

    鑒於該案極為龐雜繁複,難以在一篇文章中麵麵俱到,因此咱們就“涉案人員”,來論述浮華案中的頭麵人物。

    由於史料的散逸、以及司馬氏掌權之後的刻意銷毀(司馬師涉足其間),因此浮華黨人的名單,已經頗為殘缺,甚至可能有錯進錯出的現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