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一章 成都片刻破,益州刀兵歇3(3/5)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14296更新時間:2023-06-11 13:44:41

    劉璋的戰鬥力有多強…

    咱們來看史載:

    先主圍成都,遣(簡)雍往說(劉)璋,璋遂與雍同輿而載,出城歸命。--《蜀書簡雍傳》

    先主遣人迎(馬)超,超將兵徑到(成都)城下。城中震怖,(劉)璋即稽首。--《蜀書馬超傳》

    稽首,即古代九拜中的最大禮,比頓首還要高級。

    所以…

    哈哈!

    就這麽簡單!

    小馬哥一到城下,劉璋就跪了…

    虧劉璋還與劉幫主談了許多天…

    結果…

    就這!

    此誠如近代戰爭史上的名言:

    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說起甕城…昔年雲某半夜加班不忙時,偷偷打暗恥最有良心的《三國誌11》…

    打甕城城門打到欲仙欲死、懷疑人生…

    戰略版,最經典的是11,至於角色扮演版…10代yyds。

    燕人張翼德,其實不符合這時代人的習慣和文化,因為幽州刺史部…不,是東漢十三州沒有燕國、燕郡,張飛實則是涿郡人。

    張飛、關公,實則是劉幫主手下的浩南哥和雞哥。江湖人稱涿郡三巨頭是也。

    接著上一章,繼續為您說。

    上一章咱們說到,在劉備入川後,其與諸葛亮君臣關係已不再像之前那樣如魚得水,因此無法暢所欲言。

    這一章,咱們來看看:

    劉備踐祚後與諸葛亮的關係變化

    劉備踐祚至駕崩,前後不足三年(221-223)……

    劉幫主好歹當了三年皇帝,這一點,其人比曹老板強…

    曹老板一天都沒當過,雖然其人被追為魏武,活著的時候也跟皇帝區別不大。

    言歸正傳。

    在此期間,君臣關係經曆了一個從“提防”到“和解”的變化過程。

    以曆史背景而論,這當與劉備的猝死有關。

    這要從諸葛亮升任丞相的問題談起。

    諸葛亮在劉備稱帝之後榮登相位,乍看下似乎極受寵信,但實際並非如此。

    這至少存在三個側麵佐證。

    (1)人物凋零

    劉備稱帝之際(221),諸如關羽、黃忠、法正等功勳宿將或政壇新貴已經大量謝幕。

    尤其是法正,生前一度官至蜀郡太守(郡治成都),兼領尚書令,“外統都畿,內為謀主”,其人處處壓諸葛亮…又何止一頭。

    先主立為漢中王,以(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蜀書法正傳》

    尚書令地位奇高。

    東漢的尚書台已經取代了兩漢的三公九卿,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最高權力中樞。

    而尚書令“總領綱紀,無所不統”。

    以至於魏晉時期“錄尚書事”、“領尚書事”的官員被視作實際意義上的宰相。

    雖置三公,事歸台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然政有不理,猶加譴責。--《後漢書仲長統傳》

    應劭《漢官》雲:“尚書令、左丞,總領綱紀,無所不統。仆射、右丞,掌稟假錢穀。”--《宋書百官誌》

    《宋書》,記載的是南朝劉宋曆史。

    換言之,如果法正等人彼時尚在,諸葛亮能否順利升任丞相無疑存在變數。

    (2)司徒與丞相並置

    劉備在授予諸葛亮丞相職務時,還同時授予許靖司徒之職。

    按照前、後漢書的記載,司徒與丞相實際是兩漢對同一職務的不同稱謂。

    相國、丞相,皆秦官……(漢)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漢書百官公卿表》

    世祖(劉秀)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續漢書百官誌》

    考慮到《蜀書》沒有劉備設置太尉、禦史大夫的記載…

    可知蜀漢立國之初,三公可能僅設司徒、丞相二職,且兩個職務存在明顯的重合關係。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蜀書先主傳》

    雖然許靖由於年齡老邁,長期充當“清談不倦”一類的宮廷冗散,但這種安排背後,依然難免令人懷疑是否有製衡的用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