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七章 下問不為辱,文心雕龍出中(3/4)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9836更新時間:2023-06-17 00:02:03

    其實不用東州人說,苟哥也會重用三蜀士人。

    苟哥還是缺人才。

    秦宓(mi四聲)的辯論,在演義中極為出彩。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咱們簡短截說,繼續聊孟達。

    咱們來看看,孟達在蜀國的“舊日人脈”。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

    劉曄、費詩等人,對孟達均有清晰認識,即所謂“恃才好術、終必為亂”。

    孟達作為“屢易主君”的叛臣,其“狡兔三窟”的手段相當嫻熟。

    達叛離上庸(220),作書於劉備,自卑自汙,以此求免,最終保全了“在成都為質”的家小。

    伏想殿下(即劉備)聖恩感悟,湣臣之心,悼臣之舉。

    臣誠小人,不能始終,知而為之,敢謂非罪!

    臣每聞交絕無惡聲,去臣無怨辭,臣過奉教於君子,願君王勉之也。--《孟子度與劉備書》

    達子孟興,在蜀國還一路做到了“議督軍”,活到了鄧艾破蜀(263)之時。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達子(孟)興為議督軍,是歲徙還扶風。--《魏略》

    至於《孟達與劉封書》,更是膾炙人口,龍翔鳳舞,堪稱“人性分析”的典範。

    孟達仕宦曹魏時,在蜀國亦有所關通,主要往來對象即李嚴與諸葛亮。

    李嚴是荊州南陽人,與孟達、法正(司隸扶風)均屬東州係統,同氣相聞。

    孟達、法正是好友;

    李嚴則是法正死後、被劉備擢拔的“新任東州代表”,故與孟達常有書信,言語間頗為親昵。

    考慮到李嚴“腹藏鱗甲、不可狎近”,孟達與李嚴的私交應該相當好。

    嚴與孟達書曰:“吾與孔明俱受寄托,憂深責重,思得良伴。”--《蜀書十李嚴傳》

    諸葛亮對孟達的態度相對複雜。

    一方麵,其人痛恨孟達的反複無常;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另一方麵,其人又不得不利用孟達在東三郡的特殊地位,來籌備北伐大計。

    故亮一麵與孟達書信交通,同時對費詩等人罵辱孟達亦“不置可否”。

    詩進曰:“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與書邪!”亮默然不答。--《蜀書十一費詩傳》

    諸葛亮的潛台詞是:

    我就笑笑不說話。

    因費詩的底線,明顯比孟達還要低一檔。

    彼時屢有傳言,稱孟達滯留蜀中的家屬,已經遭到諸葛亮處決。

    達皆不置信,最終證實確係謠言。

    可見孟達對自己在蜀中的人脈,亦頗為自信。

    達與嚴、亮另有玉玦、雞舌香等禮物往來,可謂在魏蜀二國間遊刃有餘。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太和元年,諸葛亮從成都到漢中,(孟)達又欲應亮。遺亮玉玦、織成、障汗、蘇合香。--《戰略》

    黃初年間(220-226)桓階、夏侯尚、曹丕的先後離世,是促使孟達回歸蜀漢的主要誘因。

    但諸葛亮對孟達並不信任,故在司馬懿輕兵奔襲時,食言自肥,坐視孟達覆滅。

    甚至有學者認為,諸葛亮誘降孟達,本就是借曹魏之手除掉孟達,同時借除掉孟達的契機來削弱李嚴的“陰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