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章 一旬巴蜀定,複向武都行中(3/4)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9054更新時間:2023-06-17 00:02:05

    代漢者當塗高。當塗高者,魏也。

    以至“鄉黨傳頌,影響惡劣”。

    由此可知,周群“心向曹魏,事主不誠”倒是實錘。

    時人有問:“春秋讖曰代漢者當塗高,此何謂也?”

    舒曰:“當塗高者,魏也。”

    鄉黨學者私傳其語。--《蜀書十二周群傳》

    在此簡單解釋一下“代漢者當塗高,當塗高者魏也”的含義。

    代漢者當塗高。

    塗即途,即“取代漢朝的,是大道當中的高大之物”。

    首發&:塔>-讀小說

    當塗高者魏,魏即巍,巍即高。

    周群一方麵在巴西閬中宣傳“曹魏定天下”,另一方麵又“諫阻先主征漢中”。

    嗬嗬,其用心一目了然。

    張裕:

    張裕亦精通天文,且才術過於周群。

    時州後部司馬蜀郡張裕亦曉占候,而天才過群。--《蜀書十二周群傳-附傳》

    周群諫阻劉備征漢中時,張裕亦稱“不可發兵、軍必敗”。

    其人私下又說:

    “歲在庚子,天下易代。九年之後,劉備喪命”雲雲。

    裕又私語人曰:“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蜀書十二周群傳-附傳》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備聞訊,誅裕。

    諸葛亮屢請不得免,裕遂死。

    經雲某鑒定,這是個二百五。

    張裕在川中地位極高,是劉璋時代的“後部司馬”。

    前後左右四部司馬,秩階二千石,同於郡守。

    裕驕狂,涪城相會時(211),為劉璋從事;

    其人又在坐中公開譏笑“劉備無須”,備慚恨。

    備殺裕的理由非常值得玩味,即“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鉏。”--《蜀書十二周群傳-附傳》

    劉備用“芳蘭”形容張裕,可知其知曉並認可張裕才幹;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但“生門”者,生於門也,擋路之物也,故不得不鋤(除)。

    如果說譏笑劉備無須是私怨,那利用占星術公開宣稱蜀漢國祚不永,則是公事。

    張裕之死,咎由自取。

    問題恰恰出在這裏。

    《三國誌》作者陳壽,寫到張裕之死時,竟然說“魏氏之立,劉備之死,皆如張裕預言,一字不差”。

    後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蜀書十二周群傳-附傳》

    陳壽是巴西豪族,陳範閻趙是巴地四姓(趙韙便是巴西人)。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華陽國誌》

    號出士人,大姓有陳、範、閻、趙。--《華陽國誌巴誌》

    陳壽入晉後,還曾還本郡做過中正(即“九品官人法下”的人才舉薦官)。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可知,陳壽對同為“益州大姓”的張裕,內心是掩飾不住的惋惜和同情。

    物傷其類也,可以理解。

    這也側麵反映了川蜀豪族對劉備的抵觸憎惡。

    此二百五與宣傳“代漢者當塗高,當塗高者魏也”的周群,可謂同氣連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