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五章 百媚心旌蕩,千帆渡大江3(3/3)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7088更新時間:2023-07-28 20:55:31

    章武元年,(張飛)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蜀書張飛傳》

    章武元年,(馬超)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蜀書馬超傳》

    劉備之後(223),又有諸葛亮領益州牧。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建興元年,封(諸葛)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蜀書諸葛亮傳》

    彼時的諸葛亮攝行國政,是蜀漢的實際統治者。劉禪垂拱而治,甚至開玩笑般表示“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側麵反映出益州牧的特殊地位。

    政事無巨細,鹹決於(諸葛)亮。--《蜀書諸葛亮傳》

    及(劉)禪立,以(諸葛)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魏略》

    諸葛亮死後(234),蜀漢不再設置州牧,所有的地方長官,一律改稱刺史。

    這裏要特別強調一點,即蜀漢的版圖範圍。

    按蜀漢的實際轄區而言,它僅占據益州一州。因此實際封拜時,應該僅有“益州牧”一個選項。然而實際執行時,蜀漢有五個“州牧”或“刺史”的頭銜可供選擇。

    這與特殊的曆史背景有關。自吳黃龍元年(229)之後,吳蜀二國便達成協議,約定滅魏之後平分疆土,史稱“交分天下”。

    在交分天下的協定中,吳國分到了徐、豫、幽、青四州,蜀漢分到了並、涼、冀、兗四州;至於司隸校尉部,則東西兩分。

    孫權與(陳)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穀關為界。--《蜀書陳震傳》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此次領土分割協定,雖然看上去荒誕不經,但吳蜀兩國的態度卻頗為誠懇,還各自委任了地方長官。當然,這些所謂的地方長官,均為遙領虛封,實際意義有限。

    需要注意,在交分天下之後,吳蜀二國在地方長官的名稱上存在較大差異。吳國授予的頭銜為“州牧”,蜀漢授予的頭銜則為“刺史”。

    在東吳政權中,賀齊為徐州牧、朱然為兗州牧、步騭為冀州牧;後來隨著曹魏內部動亂,東吳又任免魏將文欽為幽州牧、諸葛誕為青州牧。

    (賀齊)遷後將軍,假節領徐州牧。--《吳書賀齊傳》

    (孫)權稱尊號,(步騭)拜驃騎將軍,領冀州牧。--《吳書步騭傳》

    黃龍元年,(朱然)拜車騎將軍、右護軍,領兗州牧。頃之,以兗州在蜀分,解牧職。--《吳書朱然傳》

    在蜀漢政權中,魏延、薑維先後出任涼州刺史,蔣琬、費禕相繼出任益州刺史,鄧芝、宗預出任兗州刺史,張翼出任冀州刺史,廖化出任並州刺史。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景耀二年,(張翼)遷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蜀書張翼傳》

    (宗預)後為鎮軍大將軍,領兗州刺史。--《蜀書宗預傳》

    (廖化)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並州刺史。--《蜀書廖化傳》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那麽問題來了…

    蜀漢“不設州牧”,原因何在?

    下一章,咱們繼續說。

    。您提供大神雲垂賞竹濤的漢末雄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