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七章 百媚心旌蕩,千帆渡大江終(3/4)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9154更新時間:2023-07-28 20:55:32

    隻要我們善於思考,便可看出其隻鱗片爪

    咱們聊一聊袁紹…

    沒錯,紹叔如今就是苟哥一統路上的大boss…

    《三國誌》及裴注,均提到袁紹有稱帝野心,累言非一。

    乍看之下是“鐵案坐實”,但仔細探究,皆可商榷。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袁紹的“僭越之心”至少有四條明線為佐證。

    其一是冀州主簿耿苞上書勸進。

    其二是濟陰太守袁敘(紹從弟)上書勸進。

    其三是袁紹以為表字“本初”與東漢“初平”年號相合,心中竊喜。

    其四是袁術兵敗,欲歸帝號於紹,紹許之。

    除上述四條明線,另有兩條暗線。

    其一是沮授“平河北策”中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二是荀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而出走。

    個人傾向:以上諸案例,大抵是曹魏視角下的抹黑之語。

    袁紹在《三國誌》中的篇幅比《後漢書》中少了一半。

    塔讀^小說[email protected]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其鎮撫烏丸、掃蕩黑山等功績被一筆抹殺。

    倒是“剛愎自用、驕矜傲慢”等缺點被無限放大。

    在“魏承漢祚、晉承魏祚”的統緒倫理中,是不允許“官修史”說袁紹好話的。

    因此,成書於南朝劉宋的《後漢書》對袁紹的評價,明顯比受到掣肘的《三國誌》更為允當。

    退一步說,人的心境、誌向亦是隨立場、地位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很難想象袁紹在雄踞河朔、掃蕩四州之後,依然能恪守臣禮,未曾有非分之想。

    但無論如何,袁紹終其一生,雖然偶有“僭越之舉”(天下皆如是),卻未表現出“稱帝之心”。

    史書中的“四條明線”辯誣:

    這裏主要談談官修史(及引注)中、作為袁紹“惡跡”佐證的四條材料。

    這四條材料無疑經過精心篩選、有“混淆是非”的作用。

    塔讀@告^在線免。費閱&讀!

    南兄臣下(即袁術)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則北兄(即袁紹)長,以位則北兄重。--《獻帝起居注》

    同書材料並未明言袁紹“許之”,僅說“袁紹宗族凶逆無道、乃至於此”。

    紹宗族累世受國重恩,而凶逆無道,乃至於此。--《獻帝起居注》

    可知此處實際是在批判袁術、袁敘兄弟;但這種前後雜揉的筆法,卻無疑將“鬥爭矛頭”引向袁紹本人。

    (2)袁術“歸帝號”於紹

    袁術僭越稱帝(197)人所共知。在各路軍閥的打擊下,未幾便兵敗身亡(199)。

    術死前“北上冀州,欲歸帝號於紹”的記載,見於諸書。但“紹暗中同意”的記載,卻出自王沈《魏書》,因此可信度極差。

    狗賊王沈,一貫胡言亂語。

    術歸帝號於紹曰:“漢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挈,政在家門……”紹陰然之。--王沈《魏書》

    袁術死前眾叛親離,托庇“私情不睦”的袁紹固然邏輯不通,權且信之。但袁紹“讚同袁術勸進”的記載,卻著實值得商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