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九章 中原諸業盛,衛府複出征9(3/3)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5084更新時間:2023-10-30 13:04:13

    所以,趙旻順便可以送太史慈和周瑜二人出許都城…

    趙大娘、趙雲一行人的路線仍是走後世107國道,也就是由北城門出許都,經穎川郡治陽翟、河南郡滎陽至東郡白馬城,渡河後經黎陽、鄴城、趙國、襄國至常山國。

    後世,這條路線沿途之地依次為許昌、鄭州、新鄉、鶴壁、臨漳縣、邯鄲、邢台、石家莊,是妥妥的107國道。

    但太史慈和周瑜則是由東城門出許都,渡過鴻溝後沿陳留的兗水一路向東南至泗水,再由泗水轉淮水,經中瀆水至廣陵,最後渡江返還丹徒城。

    好吧,這條路線在後世,被稱作…

    京杭大運河。

    準確來說,太史慈周瑜二人,走的是通濟渠,也就是北宋汴河至中瀆水(裏運河)這一段。

    趙旻和周瑜可謂背道而馳。

    因此,趙旻隻能將二人送出東城門,便須盡快趕到許都北郊與趙

    大娘、趙雲等人會合。

    太史慈、周瑜抱拳笑道:“從文不必多禮,某等自行離去即可。”

    眾人談笑間,趙甲的聲音再次從書房門外傳來。

    “少君,河北儁乂將軍、仲治先生至。”

    不言而喻,張郃和辛評二人,一定是覲見劉協完畢、卻又擔心引起趙旻猜疑,因此才會再次趕來衛府見趙旻。

    於是趙旻向太史慈、周瑜二人微微一笑後,朗聲道。

    “二君快快請進。”

    大喬、小喬二女識趣地告退。

    與孫策、周瑜情同兄弟的摯友太史慈不同,張郃辛評二人與二女素昧平生,二女繼續留在書房便顯得頗有些失禮。

    少頃,張郃辛評二人匆匆而來,行禮後落座。

    不待趙旻發問,張郃便笑著搶先道:“從文,實不相瞞,天子反複向某二人垂詢袁公之事,因而耽擱一些時日。”

    辛評笑著補充道:“天子之意顯見,天子欲以世襲縣侯之爵招攬拉攏袁公,然則…汝南一郡之地尚無法使袁公滿意,遑論區區一汝陽縣侯乎?”

    袁紹或許並無僭越篡位之心,但其人身為人父,為子女考慮再正常不過…

    魏晉時期,士族轉變為門閥的根本原因,也正在於此:

    士族壟斷、甚至是世襲高官,成為門閥實際割據一地,與天子共治。

    這個情況,從“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諺語便可見一斑。

    但如此一來,門閥缺乏進取心、各階層之間的門檻又猶如天塹,整個社會的頹喪和

    絕望便可想而知。

    趙旻要改變的,便是這種曆史趨勢。

    太史慈、周瑜二人聞言,臉色登時一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