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四章 好馬(2/2)

作者:大眼睛小懶豬字數:4996更新時間:2023-02-28 18:41:48

    蘇烈跟在一旁,聽著蕭銳的話,不禁感慨,駙馬爺如此年輕,就有氣吞山河之誌,可悲朝中還有些投降派,一直唱衰開戰。若我大唐兒郎,全都有駙馬爺這種豪情,哪怕不用騎兵,我們也有信心滅了突厥。

    “唉……好是好,就是少了點,才一千匹!”蕭銳唏噓的說。

    蘇烈笑著安慰道:“有長史您在,末將相信,這一千匹隻是個開始,以後我們一定還能繳獲更多的,總有一天,我們大唐也能有一支、甚至多支強盛的萬人精銳騎兵大軍。”

    “而且一千騎兵對戰三千,繳獲一千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戰果了,末將都不敢給長安城故友寫信,怕人家不信。”

    “不信?我們以前對敵,戰損比多少?”蕭銳不解道。

    額……

    蘇烈似乎不敢舉例子回答,隻能模糊道:“以往我們大唐的騎兵對戰突厥,一萬人的陣營衝陣,經曆惡戰最終也不過斬首千餘。”

    “哦?為何?我們大唐勝在鎧甲裝備齊全,突厥騎兵多數缺少皮甲,防禦不足。是因為戰馬追不上嗎?”蕭銳不解。

    蘇烈搖頭道:“非也。長史您似乎沒上過戰場,可能不知道。跟我們這次埋伏偷襲不同,兩軍正麵大戰,首重士氣,有道是兵損一成,士氣減半;兵損二成,無力再戰;兵損三成,全軍潰散。”

    “我大唐的兵卒整體素質算好的,兵損二成還能用命作戰。像我們的三千玄甲軍,當年之所以能三千戰十萬,就是因為士氣,能做到兵損四成依舊死戰不退。當年竇建德的十萬兵馬,更多是敗在士氣上。”

    “至於突厥的兵員素質,嗬嗬,他們是來劫掠打秋風的,能占便宜才會用命,一看到沒有便宜可占,立刻就撤,絕不糾纏。他們的戰馬來去如風,我們就不好追擊了。”

    蕭銳點了點頭:“不錯,我研究過草原騎兵,中原王朝之所以代代滅不掉草原騎兵,不是因為戰力,主要是分布太過分散,來去如風,我們不好聚而殲之。”

    “正是如此。”蘇烈重重點頭,“長史,您智計高絕,可有什麽妙計,聚而殲之?”

    蕭銳沉思了片刻,以華夏兩千年的戰鬥曆史為積澱,當然有辦法解決,而且不止一種。可這種事情不到時候,是不能隨便說的,萬一泄露出去就不靈了。

    環顧了一下四周,蕭銳神秘一笑:“等將來我們有一萬騎兵的時候,再給你揭秘。”

    “末將期待!”蘇烈會意,不再追問。

    蕭銳歎息道:“唉……殺人放火金腰帶,養馬哪有搶馬快,可惜了,我們兵力不足,要不然還養什麽馬?我們直接帶兵殺入草原,搶一支品種優良的馬群回來。”

    看著眼前這批戰馬,蕭銳猛然想起這幾天在寫的三國,一個妙計浮現在眼前。

    微微一笑,小聲對蘇烈說道:“聽說過草船借箭嗎?”

    蘇烈茫然的搖頭,自己雖然讀過幾本兵書,但到底是寒門出身,差了底蘊。跟這種大世家出來的人還是比不了。草船借箭出自小說三國,這本書是明朝成書,唐朝還沒過。

    不過典故一般都有原型,這個原型就是在三國誌裏麵,真實曆史原型是孫權:《三國誌·吳書·孫權傳》"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裴鬆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複以一麵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蕭銳拉著蘇烈,一邊快步回郡守府,一邊解釋這個典故,聽得蘇烈大呼高明,可這跟戰馬什麽關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