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節 孔令科(1/2)

作者:馮毅,雷永升字數:4090更新時間:2019-09-22 04:26:05

    (1933—不詳)

    “人物小傳”孔令科,男,四川三台縣人,中共黨員。1951年3月參軍,同年5月隨部隊入朝作戰,曆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及團副政委。曾兩次出國赴朝鮮、越南作戰,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1976年轉業後任綿陽市農科所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等職。

    打不垮的擔架運輸兵

    1951年2月,剛剛解放不久的三台縣觀音橋鄉9村3組,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熱潮中沸騰起來。許多有誌青年爭先恐後報名參加誌願軍,搶著上朝鮮戰場殺敵報國。還不滿18歲、一字不識的孔令科就是其中的一個。

    但是,作為家裏長子的他,在參軍問題上卻遭到了來自母親的強烈反對。因他是家中的主勞力,祖母年事已高,父親體弱多病,他一走,母親難以支撐這個家庭。於是他背著母親,偷偷去鄉上報了名。但兩次都因母親的阻攔,當兵的願望沒有實現。

    這時,村幹部上門宣傳,幫助解決孔令科家的實際困難,祖母和父親也做母親的工作,周圍鄰居也來勸母親:“讓你兒子到部隊去鍛煉吧,他身強力壯,人又機靈,在部隊肯定能學好本領,保衛祖國,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在大家的勸說下,母親終於想通了,主動帶領全家,和村長、村幹部一起,把孔令科送到鄉上報名。他暗下決心:一定當個好兵,為祖國和人民爭光,為家鄉人民爭光,為父母爭氣。

    經曆兩個多月的艱苦訓練和緊張學習後,1951年5月28日,部隊在寬甸做好了出國作戰準備工作。按編製要求,多數人領到蘇式步槍,一些人領到輕機槍、衝鋒槍。每個人配100發子彈、4枚手榴彈,一把小圓鍬或鐵鎬,1袋大米,2斤半鹹蘿卜幹,2個罐頭,1包煙絲……每個人負重50斤左右,對於這群十六七歲的小青年來說,分量也不輕。為了提高戰士們實戰和夜戰能力,連隊反複組織夜間行軍訓練,不走大路走小道,翻山越嶺,專走難路,鍛煉新兵的能力和毅力。

    6月1日晚8點30分,孔令科隨部隊從寬甸乘火車跨過鴨綠江,到達朝鮮新義州,緊接著又是幾百裏的艱苦夜行軍。在途中,戰士們既經受了二十多個夜晚的跋山涉水,道路崎嶇難行的考驗,也受到朝鮮人民的歡迎和熱情接待,他們為誌願軍將士們送開水、煮飯、洗衣服,比親人還親。盡管許多同誌腳上都打起了血泡,像針紮一樣痛,仍堅持前進,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掉隊。

    1952年底,孔令科所在部隊奉命從中線轉戰到東線執行修築坑道任務。當時漫天大雪,四周積雪有幾十厘米厚,寒風刺骨,氣溫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山陡路滑,行路艱難。敵機還經常來轟炸,時刻都要做好防空準備。但這一切都沒有讓大家退縮。連隊每班分成三個組,白天黑夜輪流打坑道。天寒地凍,盡管他們雙手凍裂了口,打起了血泡,仍堅持繼續幹。他們自己想法克服施工中的困難,如鑽子、十字鎬磨損了,開始維修時沒經驗,火煉大了,一用就斷,煉小了,一用就彎。孔令科和戰友們經過反複摸索,慢慢掌握了火候。在打坑道過程中,孔令科總結出“空心爆破”法,提高了打坑道的速度,他們班每天比其他班組要多打進30—50厘米。他又針對炮眼進水容易產生瞎炮的問題,發明了“鬆果幹草打底快速裝藥法”,既節約了時間和炸藥,又提高了爆破效果。孔令科發明的這兩種新方法,在前線迅速推廣,他也因此受到領導表揚,還給他記了三等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