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節 歐陽海(1/2)

作者:馮毅,雷永升字數:5716更新時間:2019-09-22 04:26:07

    (1940—1963)

    “人物小傳”歐陽海,男,湖南省桂陽縣人,中共黨員。1940年4月出生,1959年1月入伍,曆任戰士、班長、副排長,榮立三等功3次。1963年11月18日因救人而犧牲。廣州軍區授予他“愛民模範”榮譽稱號,並追記一等功。1964年,國防部命名歐陽海生前所在班為“歐陽海班”,並號召全軍指戰員學習歐陽海同誌的崇高品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題詞,高度讚揚他的英雄行為。

    舍身攔驚馬

    小說《紅岩》中的江姐曾有這樣的一段話:“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這段話,被歐陽海工工整整地抄寫在日記本上,成為激勵他的人生格言。

    歐陽海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桂陽縣一個苦大仇深的貧苦家庭。從小,他就趕上兵荒馬亂的年月。他父親重病纏身,一家人僅靠大哥勞動艱難度日,不久大哥被抓了壯丁。母親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沿街乞討。

    1949年,歐陽海的家鄉獲得解放,解放軍把歐陽海一家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為了感謝人民政府的恩情,歐陽海懷著對新社會無限的熱愛,對舊社會無比的憎恨,積極要求參軍。他13歲那年,就報名參加解放軍,因為年紀小,沒有被錄取。1959年初,19歲的歐陽海終於如願以償地穿上了綠軍裝,成了一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當穿上嶄新的軍裝時,歐陽海心裏別提有多高興。到部隊後,他以董存瑞、黃繼光等英雄模範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工作積極主動,先後3次榮立三等功,參軍第二年,便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歐陽海隻讀過一年半的書,可卻憑著頑強的毅力,讀了許多毛澤東的著作和其他革命書籍,寫了大量的讀書筆記。這一切,都極大地提高了他的革命覺悟。

    他曾對戰友這樣說道:“我們入黨宣誓時說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為共產主義奮鬥,絕不是一句空話,那就幹、幹、幹。盡心盡力地幹,忘我地幹,什麽也不怕地幹,一直幹到停止呼吸!”他雖然長得瘦,但全身好像總有使不完的勁。搞訓練,他起早貪黑練硬功;執行施工任務,他幹起活來不要命,哪裏有危險,就往哪裏衝。大家都稱他是個“小老虎”。連隊執行戰備任務,他主動要求調到後進班,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帶動後進戰士,全班很快被連隊評為先進班。在國防施工中,別人一次扛一根木頭,他扛兩根;別人一天跑四趟,他卻跑五六趟。有一次,領導分配三個戰士下午把幾十根木料搬到公路上去,而歐陽海剛放下飯碗就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等午休起床後,三個戰士怎麽也找不到那堆木頭,原來歐陽海一個人利用午休時間已經扛完了。部隊執行修建鐵路任務,歐陽海雖然患腹瀉病,但他再三要求參加。他有病,從來不說。衛生員讓他休息,可一轉眼,他就上了工地。在全連動員會上,他把競賽紅旗搶在手裏,宣稱將用最出色的成績來保持它。果然,他帶領的挑土小組,個個都挑著雙擔,來回都是小跑。連續一個半月,他的小組令人信服地保持了第一。

    歐陽海樂於助人。1963年,他探親時,家鄉的東山大隊一個小姑娘失足掉進井裏,他跳入冰冷的水中,救出孩子,自己卻多處被碰傷,凍得失去知覺。鄉親們敲鑼打鼓來感謝救命之恩,他卻隻說了聲:“這是應該的。”

    還一次探親時,村裏鄰居家不幸失火,當時大家都在地裏勞動,是歐陽海第一個趕到,先背出老人,又把燃燒的柴草扔出屋外,結果把自己的手給燒傷了。回部隊後當首長部他手是怎麽傷的,他卻說是不小心燙的。

    那次探親,他與戰友廖玉碟同路。路上他倆“約法三章”:一、參加集體勞動;二、正確對待家庭問題;三、不能超假。他在家休假15天,勞動了11天。不僅如此,他還跑下山去,檢查戰友的執行情況。社裏幹部要給他記180個工分,他卻說:“我穿公家的,吃國家的,為人民做點事是完全應該的,工分一個也不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