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節 張鼎全(1/2)

作者:馮毅,雷永升字數:5012更新時間:2019-09-22 04:26:16

    (1953—1991)

    “人物小傳”張鼎全,男,陝西淳化縣人,中共黨員。1969年12月入伍。總後青藏兵站部司令部運輸科原科長。他一直奮戰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近百次翻越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參與組織和指揮調度汽車近10萬台次,運送進藏物資近百萬噸,在身患癌症的情況下仍奮鬥不止。他堅持業餘文學創作,熱情謳歌高原官兵,先後發表長篇小說《雪祭唐古拉》等4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榮立三等功2次,4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1年5月,中央軍委授予他“青藏高原模範幹部”榮譽稱號。同年7月5日逝世。

    凝固在世界屋脊的最後軍禮

    綿延四千裏的青藏公路,宛若一條美麗的“哈達”鑲嵌在青藏高原,將西藏與內地緊緊地連在一起,也承載著全國人民對藏族同胞的深情厚愛。傳遞這份“愛”的使者,就是戰鬥在青藏線上的運輸部隊官兵。

    張鼎全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1990年冬天,大風裹著沙子和雪花,在荒無人煙的雪域瘋狂肆虐,天地混沌迷茫,道路方向難辨。張鼎全帶領執行運送部隊出藏任務的青藏兵站部車隊,在蜿蜒曲折的青藏公路上艱難前行,軍車引擎的吼叫聲震顫著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巔,長長的車龍一直延伸到與雲天相接的地方。

    “各個駕駛員注意,前麵這個大彎山高路滑,控製速度,集中注意力,保持車距……”坐在指揮車上的張鼎全,探出半個身於觀察前方路況,不時通過對講機沉穩地指揮著他的“鐵軍”安全前進。

    盡管已有上百次行進在“生命禁區”的經曆,但張鼎全每次都全神貫注,不敢大意。他知道,神秘的雪域隨時都會成為吃人的惡魔。

    今天,他實在有些堅持不住了。盡管服用了大劑量的止痛片,但腰部刀剜似的劇痛仍然讓他痛苦不堪,汗水早已浸濕了內衣。他想,也許自己真的不該逞強執行這次任務。

    難忍的疼痛從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但張鼎全並沒有在意,長期穿行於風雪高原,誰的身體會沒些毛病?

    但這次有些不同。前幾天在西寧至格爾木的路上,他下車時一陣劇痛險些摔倒,身邊的同誌急忙將他扶住。

    “科長,這趟任務你就不該來。”同事們心疼地說。

    “不打緊,我還挺得住。”他自我寬慰,但直覺還是明確告訴他,他的身體真的出了問題,這也許是他最後一次執行任務了。

    經過2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車隊順利到達前方兵站。剛下車,他就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起草動員講話,擬定運輸計劃,下達命令,逐個連隊檢查車況……一絲不苟地履行著運輸科長的職責,一直忙到淩晨。

    結束了一天的繁忙和勞累,張鼎全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剛躺下來便有刺骨的疼痛電流般湧遍全身,脊椎像被人折斷一樣,一點也不聽使喚。

    “開飯時間到了,怎麽還不見張科長出來,他平時可是起得最早的啊。”住在他辦公室對麵的軍務科徐科長邊想邊推開張鼎全的房門。

    “老張,你這是怎麽了?”當徐科長推開房門時,看見張鼎全臉上帶著極為痛苦的表情,正在努力地往身上套衣服,卻怎麽也穿不上。

    “我這腰疼了一夜,弄得我連衣服都穿不上了,幫個忙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