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章省委定論(1/2)

作者:淩霜傲雪字數:5296更新時間:2019-09-23 03:20:37

    第五章 省委定論

    整個事件的調查,小王自始至終都參加了。因此,對於河西縣這次黨代會出現縣委書記候選人落選的原因,他自己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也有他自己的認識。但作為一個剛進入組織部門工作的人來講,雖然這件事可以說是他認識當代政治體製和政治權力運行的一個非常有效的切入口,但對於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認識,隻能是他個人的看法和認識,不會也不可能上升為組織結論。盡管在調查組的分析會上,小王也把他的一些想法和意見提了出來,但調查組的所有人員都沒有覺得小王的意見有多麽重要,相反還覺得他的這些認識和看法幼稚、單純。特別是幾個市委領導,則更是沒有把小王的意見放在心裏,隻是覺得這個年輕人還能夠動腦筋思考問題。

    實際上,小王從黃俊生落選這件事上,在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啟發。當初在計票現場,看到黃俊生的得票情況感覺黃俊生將要落選時,小王的心裏還處於一種非常矛盾的狀況,一方麵他覺得黃俊生是他第一次參加考察組考察的第一個縣委書記,在感情上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內心裏不希望自己第一次參與考察的書記落選。另一方麵,他又想起了唐太宗的“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句話,盡管這句話在這裏用得並不十分恰當,但小王還是覺得,作為領導,如果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就是應該下台。對於學文科的小王來講,思想中還有中國曆史上傳統的文人思想:君為輕,民為貴,社稷次之。盡管小王也清楚,在當今的這種體製下,一個人能否擔任領導,是由組織決定的,而不是老百姓決定的。但黃俊生的落選,卻也說明,雖然組織決定了,但如果人民群眾不擁護,也並不一定就能夠在領導崗位上穩坐釣魚台。

    實際上我們黨也一直再強調,一切從群眾出發,一切以人民滿意為目標,正如鄧公所說,我們做一切事情,都必須要首先考慮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如果人民群眾不滿意,即使是組織上確認了,他們也會不答應。盡管像黃俊生這樣在黨代會的選舉中落選是極為個別的現象,但卻實實在在地驗證了鄧公所說的群眾觀念在領導幹部身上的重要性。

    關於河西縣黨代會上縣委書記候選人落選的問題,在調查組經過半個月時間深入細致、全麵具體的調查,並經調查組客觀、認真的分析後,形成了一份事實調查清楚、原因分析透徹、結論穩慎明確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經過天籟市委常委會議認真討論修改後,以天籟市委的名義報給了省委。

    在調查報告中,和之前報給省委的檢討書一樣,天簌市委大膽地承擔了決策失據、用人不當、工作不細的責任。在修改給省委的報告時,作為市委書記的高揚主動加上了他自己應該承擔的“決策不慎、用人失當”的責任這段話。高揚加上這樣一段話,既主動擔承了相關的責任,也體現出了他的領導風範。特別是作為黨務書記的蔣勝看到高揚在報告中加上的這一段話後,心裏的感動真有點難以言說,之前他對高揚的一些不滿和怨氣,都因為高揚自己加的這一段話而消散了,其他市委領導看到這段話後,也覺得高揚這個主要領導不把責任往下麵推,是一個有擔當的領導。

    在當初省委剛收到天簌市委關於河西縣委書記在黨代會的選舉中落選的檢討書時,省委分管黨務工作的副書記天昊本來準備安排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組成調查組,親自到天籟市去進行調查的。但時隔不到半個月,就收到了天籟市委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送到省委周傑明書記手上,省委周書記認真審閱了天籟市委的報告,在與省委分管黨務工作的副書記天昊和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浩然以及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盧作林商量溝通之後,作出了如下批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