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五章 抉擇(上)(2/3)

作者:羅三觀.CS字數:6442更新時間:2023-04-02 23:58:25

    “怎麽了這是?”杜尚好不容易才從無重力的狀態下解脫了出來。在戰艦裏,就連吃飯都很沒滋味。雖然不明白兒子為什麽要用通過紐薩爾紋章管理處的二十多封緊急郵件把自己叫到家裏來,但麵前擺著牛排和一堆好吃的,他的情緒可是很難低落下來的。

    “我要和你們談的內容可能……對食欲不是很有利,所以咱們先吃飯吧。”整整一天多沒正經睡過覺的杜桑德現在完全不困。他感覺自己的腦子無比清晰銳利,並且震驚。

    震驚這個情緒基調已經在杜桑德的腦子裏徘徊了整整半天。自從埃斯科瓦爾向他詳細闡明了“帝國的屠刀即將砍向紐薩爾”之後,他就隻有這一種感受了。

    啥?帝國要屠殺自己的殖民地?物理上的那種?

    每一個開拓貴族私下裏或多或少都互相抱怨過,奧林對殖民地的統治太過粗暴了。高昂的稅率和昂貴的許可費用隻是帝國經濟上屠殺殖民地的方式之一。所有的大型企業總部都位於奧林而非殖民地,就是這種屠殺的最淺顯的結果。

    更令人無奈的是,帝國完全不在意殖民地的感受。他們甚至不太在意殖民地是否能夠健康良好的發展下去——就仿佛殖民地唯一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向奧林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材料,商品傾銷地和金錢似的。

    經濟屠殺對奧林是有好處的,而且這個好處非常巨大。但物理屠殺?

    除了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投入巨量資源金錢,並且換來一片廢墟並且讓帝國其他殖民地惶恐不安以外,帝國完全得不到任何好處。

    個人行事,或許還能憑借感情作出決定。但國家不是個人,它是代表著無數人利益的集合,是沒有生命和感情的、傾向於將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機器。所謂國家沒有感情隻有利益,說的就是這麽一種“現象”。

    因此,從理智上出發,杜桑德並不認為帝國會對紐薩爾揚起屠刀——尤其是在紐薩爾根本沒有任何反叛的基礎和苗頭的情況下。

    沒有好處隻有壞處的事情,帝國才不會幹呢。

    但是,一反常態的埃斯科瓦爾的分析,讓杜桑德確實感到了不安。而不安的因素來自於三個方麵。

    按照埃斯科瓦爾的說法,他畢業於奧林大學的經濟和曆史學院。而在學院的圖書館館藏中有一封來自於叛逆者薩爾瓦多寫給時任皇帝查士丁尼陛下的信件。

    信件裏,當時還是大公的薩爾瓦多向查士丁尼陛下問好,並且詢問是否仍然“四月七日”行動。

    信件寫成的年份正是薩爾瓦多叛逆的當年,當年的四月二日,皇城遇襲死傷無數。而五天後的四月七日,是查士丁尼陛下在挖空了的奧林第四高峰皮斯克山體中,親手格殺薩爾瓦多的日子。

    光憑這一封信件,埃斯科瓦爾就不難得出“叛逆者薩爾瓦多不見得就真的是叛逆”的結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