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會(1/2)

作者:日日生字數:5354更新時間:2023-04-09 06:22:51

    這路邊的茶攤,十分簡陋,豎起個杆子寫上個“茶”字,然後搭個茅草屋就行了。

    好處是新采的山泉水絕對甘甜,煮沸了之後泡茶格外好喝。

    本來兩個道士坐在這喝茶不顯突兀,但是華歆的加入,就開始引人側目了。

    好在大魏就是流行名士風流,不整點活都不算是名士,所以大家也都沒有太在意。

    “不知大夫到此,被委任何官職啊?”李漁問道。

    華歆有些疑惑,這種級別的陸地神仙,也關心凡間的官職麽?遠的不說,這座上的抱樸子葛洪,就對官職沒有多少概念。

    當初葛洪也是剿匪有功做過官的,不過很快就辭了。

    華歆輕聲道:“蒙陛下不棄,委以禦史大夫。”

    就算是葛洪不諳世事,這時候也不禁動容,讚歎道:“魏皇陛下好氣魄。”

    一個剛從別國挖來的大臣,竟然就做了大魏的禦史大夫,曹操用人確實不拘一格。

    禦史大夫,為秦代設置的官名,為丞相的副手,侍禦史之長,負責監察百官的職責。

    到了大漢,丞相、禦史大夫、大司馬變為三公並立,如今也是一個朝中重要位置,為執法和監察機構的首腦人物。

    似這等官職,曹操給了華歆,足見其對華歆的重視。

    李漁笑道:“大夫德高望重,陛下慧眼識英。”

    “道長謬讚了。”

    葛洪給他倒了杯茶,李漁則繼續問道:“華大夫從吳國來,不知東吳兵馬,此時是否已經收取夷州?”

    “夷州是不毛之地,人煙稀少,猛獸眾多,高山之上、深海之中,有不少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極難對付。大都督周瑜已經增兵支援,相信不久之後,便能拿下夷州。”

    李漁在心底暗暗點頭,等到他們收拾好夷州,自己再去最為合適。

    孫權、周瑜這些人,極其務實,到時候自己沒有必要慷慨激昂地給他們將人定勝天,隻需說五國已經同意即可。

    壓力還在李世民身上啊...

    一想到長安,想到李世民,李漁就頭疼。

    這個本家太難纏了,而且和自己有些不愉快,彼此的關係雖然看上去很好,但是大家彼此心底都清楚,是有那麽點芥蒂解不開的。

    有什麽辦法,能解開和大唐的疙瘩呢?

    李漁一陣頭疼,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徒弟時遷...

    這事,恐怕還在落在時遷身上。

    自己再不把他召回來,時遷就要混到三公九卿了。

    隻有賊最知道怎麽抓賊。

    就因為他的存在,長安城中的犯罪率,至少降了七八個點。

    華歆還想繼續坐一會,但是他的管家上前,在他身邊小聲耳語幾句。

    華歆起身道:“兩位道長,在下受邀參加竹林文會,先行告辭,改日有緣再與兩位道長相聚。”

    葛洪是玄儒雙修,一聽這話,雙眼一亮,拉著李漁道:“正好我們也去瞧瞧。”

    李漁左右沒事,就跟著他們,上了華歆的馬車。他既然要整合人族的勢力,與天抗爭,就必須了解他們。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魏的人究竟是怎樣的風采,這樣的文會上或許可以一窺。

    馬車一路南行,不多時,駛入一條街巷。許都書院林立,竹林書院在其中並不起眼,但其中的幾位文士在儒林中頗有名望。

    竹林書院相約每月初一輪流在各大書院以文會友,評點人物,議論經籍,稱為月旦評,是許都乃至大魏儒林有名的盛事。本月輪到竹林書院,但因故推遲至今日。

    華歆和李漁等人趕到時,書院中已經有車馬數十乘,冠蓋雲集。李漁注意到,在蜀國官員普遍乘坐的不是馬車,而是木牛流馬拉的車,但是在大魏,官員們並不缺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