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一個不太悲傷的葬禮(3/4)

作者:趙青杉字數:8812更新時間:2023-04-14 19:18:13

    成永澤沒有理會醫生的建議,成默依舊參加了中考和會考,並以星城市會考第一的成績進入了長雅中學,而成永澤也在當年調入了華夏社科院。

    本來成永澤是要把成默帶到京城去的,但成默過去之後嚴重水土不服,身體不適,病情加重,於是成永澤隻能讓成默回星城,反正成永澤也不擔心成默的自理能力。

    除了給錢,這些年成永澤並沒有在生活上給予成默什麽幫助,完全是成默自己在照顧自己,除了成默自己看病、吃藥、吃飯之外,其他成家所有的生活瑣事,例如交水電煤氣費、請人打掃衛生等等都是成默打理的,因此成永澤對於成默還是十分放心的,反倒是成默覺得自己這個隻會搞研究寫論文的老爹更值得擔心。

    隻是成默沒有料想到,自己還沒有掛,他那個生活自理能力基本為零的老爹出了車禍先掛了。

    對於父親的死,成默沒有太多悲傷,在成默看來,生死本就是必然的事情,而他父親成永澤,作為一個人類學家,必然也是一個哲學家。

    哲學研究,就是不斷趨向這樣一種思想境界、逐步樹立自覺的死亡意識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排練演習,為死亡,亦即為達到一種沒有身體框架局限的存在作準備。

    柏拉圖所說的“哲學乃死亡的排練”,就是這個意思。

    通俗點說,人的一生都與死亡相伴,並在為死亡做準備,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隻是走出了時間。

    成默對此理解十分深刻,對於生死之事也看的很淡,不看淡不行,像他這樣從出生起就離死亡如此之近的人,想不開的早就把自己愁死了。

    回憶起年幼時,他不能運動,唯一能選擇的娛樂也隻有看書,隻是成永澤並沒有給成默看兒童讀物,而是直接送了他一套哲學書籍給他做啟蒙讀物,別人家的孩子在背誦《唐詩三百首》的時候,他看的是《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

    他至今還記得這本書的第一章節就是叫做《生與死》。

    石頭不會死亡,因為它沒有變化。它不死,是因為他從來就沒有活過。一切有變化、能長大、在成長的都會消失:有生就有死。

    生命的不同在於價值不同,蚊子死了就死了,狗死了你會哭,而一個人死後,傷心的人越多,緬懷他的人越多,就說明他的價值越大....

    成默看著熙熙囔囔的人在門口的桌子前寫上五百或者一千的人情,心想以父親這樣的情商能做到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那是在學術上做了多大的貢獻?

    看到坐在桌子前,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嬸嬸黃巧雲,成默有些無奈,接下來的生活也許不如他想的那樣輕鬆,因為未成年人這個身份對於他來說,不是保護,而是限製。

    正當成默覺得兩腿酸麻,身體難以承受之際,他的叔叔成繼東走過來對成默親熱的說道:“成默,火化的時間到了,你等下抱著骨灰盒走在最前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