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章 音顏酒吧(4/4)

作者:趙青杉字數:11024更新時間:2023-04-14 19:18:50

    於是大眼文板起麵孔道:“我說兄弟,長的帥是可以當飯吃,但也不是說就一定能吃燕鮑翅啊!你這每天一千五的開價實在太離譜了,想要這麽高的工資,那你還是隻能去做鴨!”

    成默對於大眼文的吐槽置若罔聞,接著又給了他一個暴擊道:“不僅僅是每天的工資一千五,還有客人給的小費,也必須全部歸我....”

    ——————————————————————————————————————

    (注1):多自由度量子體係的隱形傳態——這一技術可以讓科學家在異地瞬間獲知粒子狀態,如果我們能夠對構成物體的每一個粒子進行測量,然後在目的地用同樣的粒子完全複製其狀態,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物體。這也就是在物理學上打開了瞬間移動的大門。

    要想弄清楚“量子隱形傳態”的原理,就繞不開“量子糾纏”的概念。量子糾纏是指相距遙遠的兩個量子所呈現出得關聯性。科學家早就發現,處於特定係統中的兩個或多個量子,即使相距遙遠也總是呈現出相同的狀態,當其中一個量子狀態改變時,其他量子也會隨之改變。

    愛因斯坦曾把量子糾纏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不過觀察者網曾經報道,科學家如今認為,量子糾纏其實也是需要信道的,潘XX教授的項目組2013年也測出,量子糾纏的傳輸速度至少比光速高4個數量級。

    這就是量子隱形傳態的理論基礎。在量子糾纏的幫助下,帶傳輸量子攜帶的量子信息可以被瞬間傳遞並被複製,因此就相當於科幻小說中描寫的“超時空傳輸”,量子在一個地方神秘地消失,不需要任何載體的攜帶,又在另一個地方神秘地出現。

    由於該成果的重要性,《自然》雜誌專門邀請國際知名量子光學專家WolfgangTittel教授在同期的“新聞視角”(NewsandViews)欄目撰文評論:“該實驗實現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個最深遠和最令人費解的預言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並可以作為未來量子網絡的一個強大的基本單元”。

    (注2):“旅行者一號”——旅行者1號(英語:Voyager1)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係空間探測器。[1]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2015年7月仍然正常運作。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現時,它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旅行者1號現時已經進入太陽係最外層邊界,目前處於太陽影響範圍與星際介質之間。

    同時,“旅行者一號”上也攜帶有地球文明的唱片和留聲機,以期能與地外文明取得聯係。2013年9月12日,美國宇航局通過新聞發布會正式確認“旅行者一號”進入恒星際空間。

    對於“旅行者一號”已經離開太陽係的說法,有科學家指出,雖然目前天文學界沒有對太陽係邊界的共同認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旅行者一號”現在的速度來計算,飛出太陽係仍然很遙遠。

    報道稱,科學家綜合儀器指數考察之後,最終確認旅行者號飛船正式離開太陽係的大致發生時間是在2012年8月25日,當時“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約121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49億千米)。m.X520xs.Com

    普遍認知是從太陽係到最鄰近的其他星係中心應有4.2光年的距離(1光年相當於9.46萬億千米),遠遠大於目前“旅行者一號”到地球的距離,目前它以每秒45公裏的速度飛行,一萬年都飛不到這個距離。

    。您提供大神趙青杉的反叛的大魔王謝旻韞複活了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