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零三章 阿斯加德之夢(2)(3/4)

作者:趙青杉字數:9076更新時間:2023-04-14 19:23:45

    整棟樓雖然精致漂亮,但麵積不大,一樓陳列了一些古董,隻有二樓作為雅間使用,因為此處不對外開放,又是古跡,並沒有設置廚房,菜都是從駐金辦食堂那邊做好之後送過來。

    秋高氣爽,天色蔚藍,廳堂四周的窗戶全部開著,兩個穿著旗袍的服務員站在進門處,成默向左看能隔著筒子河看到故宮角樓,向右則是波光粼粼的中海與南海,前後則是古樸的各色建築,一水兒的灰色門臉,緊鎖的對開大鐵門,間雜著無數金碧輝煌的廟宇,這些神秘的院子和廟宇,悄無聲息的藏在北長街裏,給這條古樸靜謐的街巷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

    此時客人都還沒有到,謝旻韞親自動手跟成默倒了杯茶,見他憑欄遠眺饒有興致的瞧著長街盡頭的廟宇建築群,便低聲說道:“那是福佑寺,目前是我們華夏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身世最神秘的寺廟,從建成那天起,直到今天它始終都未對外開放過。我進去看過,其實沒什麽特別的,主要是偉人青年時代來京的時候曾暫住福佑寺,在這裏成立了‘平民通訊社’,自任社長。更早一點,康熙帝還沒有繼位的時候曾在這裏住過一段時間躲避天花,所以一般人是不能來這裏參拜的.....”

    謝旻韞所說的一般人自然不是普通人的意思,成默心領神會,接過謝旻韞遞過來的紫砂茶杯,入手有明顯的沙粒感,茶水的清香混著淡淡的泥土氣,更顯得醇厚,成默抿了一口茶說道:“那請謝講解員繼續說出您的故事。”

    謝旻韞又指了指不遠處的院落,輕聲說道:“那邊那處是昭顯寺,原來是皇家祭祀雷神的道場,俗稱‘雷神廟’,之所以把雷神廟選址於皇宮的西北方向的北長街,一是因為雷電來自西北方向;二是古人認為北長街為京城的龍脈,在此建造雷神廟,有龍則靈。龍能造水,水能克炎。明朝的朱國禎寫過《湧幢小品》:‘餘過西華門,馬足恰恰有聲,俯視見石骨黑,南北可數十丈,此真龍過脈處’就是說的這裏,早年在雷神廟北邊有條小胡同,叫雷神廟夾道,後來打倒牛鬼蛇神,改名為教育會夾道.....現在是所小學,我們中間很多人的父母都在這裏讀過....”

    謝旻韞如數家珍的將一座座建築的曆史娓娓道來,從遠處說這些建築是明代的兵仗局,清代的會計司、慶豐司,民國初期的教育會。從近處說,這些建築裏曾經住過華夏大名鼎鼎的功勳人物,隨便一兩個都是能夠改變華夏曆史的大人物。

    成默聽的津津有味,因為謝旻韞說的很多東西都不是平常人能夠接觸的到東西,例如這些大人物的起居日常,當初圍繞這些龍脈之上傳承數百年的宅子發生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兩人聊著天,也不覺得等候是件無聊的事,實際上成默還覺得客人們來的太早了,等蔡樹峰、陳放、顧非凡和金子涵都過來了,服務員便開始上菜,櫻桃紅燒肉、蟹粉豆腐、脆皮小乳鴿、薑蔥焗膏蟹等等,菜式都是傳統的本幫菜,不過比普通餐館做的精致很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