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七七章 諸神的黃昏(101)(3/5)

作者:趙青杉字數:15490更新時間:2023-04-14 19:31:04

    太極龍阻攔的意誌被約翰·克裏斯·摩根的嘲笑削弱,那些原本奮勇向前的人全都產生了片刻猶豫。片刻猶豫就是巨大的破綻,約翰·克裏斯·摩根如同坦克,俯衝了好幾公裏,一路將太極龍的天選者碾壓成了碎片,瞬間就降到了離四號艦隻剩下了不到三千米的距離,很快整艘艦船的人都將進入他的殺傷範圍。

    連綿起伏的爆炸聲中,太極龍陣線中響起了暮鼓晨鍾般的敲擊聲,像是某種古老樂器的悲切聲響。

    在絢爛又殘酷的光焰中,一具碩大如舉重機的蠢笨老式裝甲,站在甲板的中央,一下一下的敲擊著手中錘子和鐮刀。傷痕累累的裝甲冒著黑煙,背後的螺旋槳慢悠悠的旋轉著,幾乎要失去了動力。滿是液壓杆的手臂和腿上沾滿了油,腹部位置還有一個大洞,裏麵斷掉的纜線清晰可見。就連駕駛艙一樣的護罩也破掉了,白發蒼蒼的頭顱露在外麵,正聲嘶力竭的唱著他聽不太懂的悲戚腔調。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這歌聲滄桑又悲愴,沿著太極龍的陣線開始蔓延,於是聲音越來越大,直至響徹了整個天空變得雄渾而悲壯。星門聯軍沒人知道太極龍的天選者為什麽會唱歌,即使他們有人懂華文,也不會懂得太極龍的曆史。

    在太極龍五千年漫長的曆史中,戰爭和音樂是無法分割的。《無衣》、《國殤》、《大風歌》、《亥下歌》、還有《保衛洛河》。這些歌曲是一條線索,由所有龍族人的命運共同編織而成。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女媧補天,再到炎帝黃帝,堯舜禹湯.....隱秘的曆史盤繞在這片土地上,千秋萬載的延伸。它盛大過,也泯滅過,但縱容隻剩下星星之火,它仍舊可以燎原,穿過曆朝曆代......它是秦朝綿延萬裏的長城,它佇立在哪裏不是為了守衛某個皇帝,而是守衛一段曆史。它是漢朝的美麗的瓷器和造紙術,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曆史傳承。它是大唐的《簪花仕女圖》,是萬邦來朝的昂揚氣派,是李白的浪漫灑脫是杜甫的家國情懷。它是三國令人驚歎的戰爭智慧,是對天命不屈的抗爭,是有關仁義禮智信的故事。它是宋朝的《清明上河圖》,是婉約清新又大氣磅礴的宋詞。是大明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承擔。是後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是數萬萬人鮮血染紅的旗幟,骸骨鑄造的豐碑......

    這些沉重又輝煌的曆史,是他們共同的記憶和共同的靈魂。

    在這直衝雲霄的歌聲中,被打散的太極龍天選者們重新集結成了防守陣型,他們突然間像是發了狂似的向著第四神將的方向奔騰,如同失去控製的洪流,試圖阻攔第四神將靠近四號艦。就算他們麵前的是第四神將和第五神將,還有一整個星門聯軍,他們也無所畏懼。

    數以萬計的引擎轟鳴聲掩蓋住了震天動地的爆炸,他們威勢如斯,像利刃直刺第四神將。但麵對的卻是以兩位神將為支撐的火力覆蓋,勇猛的太極龍天選者,在如此強大的火力之下,就像是沒有防護的普通人潮朝著機槍和大炮衝刺,不過是徒勞的送死。

    即便如此,歌聲在分秒不歇的衝鋒和屠殺中仍在繼續。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重裝戰士舉盾,引擎推滿,一定要衝進敵陣堵住他們發射技能!我們用身體打開缺口。”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所有刺客戰士卸載保命裝置,把速度拉到極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遠程狙擊手一起衝鋒,大家多帶點‘龍牙’,隻要能混進去自爆,就算成功。”

    ...............

    數萬太極龍天選者悍不畏死的反衝鋒下,龐大的星門陣線被衝擊的激蕩起來。就連第四神將都不得不在連連不斷的爆炸中後退。

    如血般鮮紅的火焰從海洋燒到了天際。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