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九三章 諸神的黃昏(117)(2/5)

作者:趙青杉字數:26568更新時間:2023-04-14 19:31:18

    氤氳的光霧中,他看到了那兩本書的名字——一本是《實用小兒心髒病學》,另外一本是——《預防心髒病學》。

    “我已經習慣了在恐懼中生存!恐懼不是我的敵人!恐懼使我強大!”

    “咚!咚!咚!”強有力的心跳在他的耳際回響,像是鼓槌在用力敲擊耳膜。他眼前的一切在著擂鼓般的聲響中逐漸清晰,密密匝匝的光點將他環繞,近似他孤身一人漂浮在迢迢星河的中央,而大衛·洛克菲勒就是那看不見摸不著又無處不在的暗物質。

    “無論多接近神,人終究是人。”李濟庭的話言猶在耳,振聾發聵。他告訴自己既然如此,大衛·洛克菲勒也一定是人,無論這個技能多麽純粹、精妙、龐大,不可思議,它一定還是被局限在天選者係統和物理定律之中,不能為它的表象所迷惑,隻有更深刻的探索才能為第一神將祛魅。

    長久以來的堅韌不拔讓成默未曾被驚懼抓住太久,他迅速的再次調整心情,忘記了剛剛為自己所設定的挑戰者身份,將自己歸為求生者,麵對全然未知的克魯蘇巨物以生存作為第一目標的求生者。

    但是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在戰略上卻要藐視敵人。求勝之心同樣是不可缺乏之物,為此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直呼第一神將的名諱,“舞台?聚光燈?你又想看到什麽?大衛·洛克菲勒。”

    “想要看到的已經不可能了。所以不如說為什麽會感到遺憾吧。”大衛·洛克菲勒沒有對成默的不禮貌做出任何反應,也沒有一絲第一神將的傲慢,他像是在和一個不那麽熟悉的人聊天一樣,保持禮貌,也保持著距離。

    大衛·洛克菲勒的態度出乎成默的意料,他沒有想到對方會認真回答他。這是好事,對他而言沒有比對話更能了解第一神將的方式。但對話是雙向,同樣也提供了大衛·洛克菲勒研究他的途徑。他認為大衛·洛克菲勒並不是那種喜歡說廢話的人,那麽敵人如此做的原因,可能是完全沒有把他當成足以匹敵的對手;也可能是大衛·洛克菲勒的性格使然,即便是麵對他也謹小慎微。

    成默不確定是哪種,或是兩者兼有。有些時候過度的思考於事無益,反正哪怕隻能增加微小的勝算,他都必須全力以赴去爭取。畢竟,選擇權在對方的手中。於是他轉換了語氣,又變得謙卑:“大衛先生,何以如此說?是因為尼布甲尼撒的選擇不盡你意?”

    “你花六十三年時間寫的小說,終於寫到了你期待已久的結局,結果結局的走向卻失控了。你設定的主角以逃跑的方式退場,你等待了那麽久的轟轟烈烈的高潮,變成了爛尾般的結局。怎麽會沒有遺憾?”大衛·洛克菲勒加重語氣,“對於一個小說家來說,沒有什麽比寫了大半部精彩的劇情,卻在結束時爛尾了更糟糕。不過幸運的是,我有所準備。”

    “小說家?真遺憾您放棄了這麽有前途的職業,來當第一神將。”

    “當我年輕的時候深受文學的鼓舞,踏上了戰場,尋找人生的真諦和故事的素材,卻陰差陽錯的成為了神將。後來發現第一神將這個職業比小說家還要有趣。畢竟小說家隻能撰寫虛幻的命運,而我.....掌控真實的命運。”

    “那我隻能說您好萊塢電影看的太多了,你寫的劇本也俗套,又是世界毀滅之際由你們星門來完成拯救?難道您不清楚,就是你們這些專門拯救世界的英雄,才TM的是世界動亂之源?”

    大衛·洛克菲勒沒有反駁成默諷刺的意思,淡淡的說道:“我從不看好萊塢電影,我甚至不看電影,我喜歡看歌劇或者小說。尤其熱衷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在我看來隻有悲劇才是真正能夠振奮人心的東西。當我們看喜劇的時候,是在閱讀我們內心的欲望,是為了逃避現實。而當我們在看悲劇的時候,是在審視我們人類本身,是在尋找自己。好比《神聖經典》,從頭到尾都寫滿了悲劇故事,裏麵充斥著災難、苦厄、魔鬼與死亡,就連造物主也背負著十字架,走過漫長的苦路,最後卻被釘死.....所以啊!救贖不過是縹緲虛無的一個希望,但不管多麽悲苦,《神聖經典》依然是人類被銘記的永恒教誨......”

    成默在鋪天蓋地的光之風暴中聆聽著第一神將的話語,天空中密布著交疊的聲音,好似有成千上萬個大衛·洛克菲勒站在遠近不同的山巔和他對話。他心中的恐懼有增無減,但他已能安然麵對這恐懼。他的大腦恢複了正常,像是重啟了一般,各種數據重新開始流動。

    他全力觀察數據,第一神將的聲音來自四麵八方,層層堆疊,就像他周圍環繞著一個龐大的音箱矩陣。因為音箱的數量過多,矩陣的範圍過於廣闊,聲音的傳播出現了先後順序,但因為聲音過多,時有重疊,這微弱的回聲聽覺難以捕捉,隻有在數據中才能觀測的到。

    這是個重要的線索。

    成默又變成正常的語氣和大衛·洛克菲勒交談,假裝他們不是在你死我活的戰場,而是在某個藝術沙龍。

    “您說的對,即便是喜劇的內核,同樣也是悲劇。人類天生向往悲劇,就像向往毀滅。但這並不是說喜劇毫無意義,即便在絕大多數時候它不過是苦澀人生的安慰劑。”

    “喜劇是虛假的希望,悲劇是虛假的救贖。”大衛·洛克菲勒歎息了一聲,“我本以為尼布甲尼撒的死會給我極大的衝擊,但很遺憾,我所期待的救贖並沒有發生。目睹了他的死亡,我感受到的是更多複雜且生動的快感,這種快感並不是來源於憎恨,而是來源於崇敬與欣賞,沒有什麽比擊敗自己曾仰視的背影更為讓人更幸福了,這比消滅敵人更令人激動。可激動隻是刹那,片刻的激動過後,我發現自己沒有那麽高興....人類向往悲劇,會為了感人肺腑的崇高精神而流淚,但不幸的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想要成為悲劇的英雄,他們寧願成為低俗喜劇裏的主角小醜.....從某種緯度上看,尼布甲尼撒的死毫無意義,這又恰好構成了真正的悲劇,你偉大、正確、且堅定不移,但最終還是敵不過人性,無奈的消失在曆史的塵埃中。”

    大衛·洛克菲勒的話裏充滿了真誠的感慨,絲毫沒有詆毀與蔑視,卻讓成默的心底騰起了一股憤怒。他認為大衛·洛克菲勒說的都是對的,所以他就像是被憎惡的人戳中了短處,向來冷靜的他心中燃起了無處可去的怒火,這怒火炙烤著他,就像他此際正站在火網之上。

    怒火並沒有燒光理性,他清楚失敗者的憤怒毫無意義。換做以前他會壓抑這怒火,讓自己處於絕對冷靜的狀態。但此時他懸浮在空中,並沒有掩飾和克製自己的情緒。從李濟庭和大衛·洛克菲勒身上,他學到了另外一種境界,抓住一切因素來獲得優勢。神將的戰鬥既是戰爭,天氣、士氣、金錢.....哪怕一塊馬蹄鐵,都是勝利天平上的砝碼。情緒也是,以前他隻懂得利用理性,現在他得操縱自己的一切情緒。好比憤怒,憤怒也可以轉換成為戰鬥的意誌和決心,還能驅趕內心的恐懼。WwW.

    成默將自己的怒氣灌注到發散的球麵聲波之中,讓整片天空都充斥著他的聲音,“所以您想要告訴莪什麽?尼布甲尼撒是悲劇的英雄,但最終輸給了你這個低俗的小醜?還沒有結束,大衛·洛克菲勒,電影的結局要到BGM響起、字幕跳出來的時候才會揭曉,甚至有些時候,就連字幕都放完了,故事都還沒有真正的結束,還會有彩蛋.....爛尾不爛尾,也得看誰才是主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