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零八章家丁兵第二次擴張(1/3)

作者:tx程誌字數:6712更新時間:2023-04-18 04:20:12

    第一零八章家丁兵第二次擴張

    “求求東家,給俺們一條活路吧!”

    眾人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

    眾人哀嚎連天,不少人眼淚鼻涕橫流,讓人看著心酸,聞著落淚。

    全旭的臉上卻沒有任何表情,他不想繼續采取明朝落後的農業生產模式。

    明朝的這種落後模式,直接束縛了太多的農民。

    而農民偏偏是最可憐的,最窮的一群人。

    對於明朝的改革,要從根子上改革,就是直接改變農業生產方式。

    美國是一個現成的例子,隻有不到四百萬人口,卻擁有高達二十八億畝耕地,土地相對集中,農產品的價格就可以降下來。

    很多人會認為,美國經濟如此發達,生活成本肯定非常高,就像北上廣深,收入雖然高,生活成本也是全國最高的。

    似乎這才符合常理。中國的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大大地高於二三線城市。

    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樣。一個雞蛋9分錢。一個雞腿幾分錢,一斤大米0.42元。純淨水,24瓶售價3.99元,每瓶0.166元。小豬肘子每磅一兩塊錢,你信嗎?(首先聲明,老程不是美分,以上數據取自新浪新聞,作者我是西蒙周)

    美國生活食品為什麽會這麽便宜?

    答案其實很簡單,生產成本。

    中國九億農民,種地的成本遠遠高於美國,糧食價格下賤,九億農民該提反對意見了。

    古代朝廷都有一條金科玉律“穀賤傷農”。

    所以,一旦糧食價格過低,朝廷就會人為幹涉市場價格,從而平衡農民收益。中國的農民收入是逐年增加的,當然,這隻是字麵數據。

    如果中國農民擁有人均一千五百畝土地,一家三個人四千五百畝地,哪怕麥子每斤隻賺兩毛錢,按照畝產千斤計算,一畝地就是兩百,四千五百畝地,就是九十萬。

    那麽降價不是不可以接受,中國農民一畝地可以賺至少八百塊,但是人均不到兩畝地,種地的收入勉強過千元。

    土地集中,不僅僅是可以降低價格,自然而然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

    就以農用拖拉機為例,中國目前最大功率的拖拉機是東方紅LW4004重型拖拉機四百匹馬力,再大的就沒有了。

    中國難道無法克服大型拖拉機的技術嗎?喵喵尒説

    顯然不是,主要是因為中國沒有大型農業機械的市場,九億農民分攤不到十八億畝地,根本就不需要大型農業機械,相反,像爬山虎型的旋耕機,卻銷售火爆。

    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其實是最浪費人力的。

    人總是要吃飯的,可是一旦沒飯吃,那隻能造反了。

    土地兼並是曆朝曆代亡國的根源。

    華夏民族其實就是在這個怪圈裏打轉。

    從西漢末年開始、再到東漢,包括三國兩晉南北朝,也包括唐宋還有明清,都是因為土地兼並,朝廷財政破產,最終,官逼民反,整個王朝土崩瓦解。

    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末世戰爭,華夏文明璀璨的魂寶卻一次又一次在戰火中損壞或者消失。

    有學者發現:曆代製作指南車的僅有20人,秦青銅寶劍的防金屬腐蝕技術失傳還有記憶金屬,失傳。王禎《農書》記載的早期蒸汽機原理,明朝熱兵器技術的大量推廣,無論是迅雷銃十八連發,已經具備了機關槍雛形,還是燧發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