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八章關寧軍騎兵又敗了(2/3)

作者:tx程誌字數:6698更新時間:2023-04-18 04:20:24

    此消彼漲,秦承祖麾下的部隊卻士氣暴漲。

    這輪炮擊,事實上不僅僅是祖大樂、祖大弼以及關寧軍將士驚呆了,就連秦承祖麾下的軍士們也驚呆了。

    祖大弼決定親自下場進攻,他把騎兵分成兩部分,左右兩翼各放出一個營,也就是一千餘騎,試探袁承祖麾下的虛實。

    與正麵戰線上炮兵直接擺在前麵不同,左右兩翼的秦承祖利用自身長槍兵的優勢,把長槍頂在地上,指著關寧軍進攻的方向。

    然後,以大盾組成防護陣線,這樣的隊形本身並沒有什麽錯。可關鍵是,對於士氣的要求卻非常高。

    自古以來,遊牧狼族的騎對上中原王朝,一直是先以輕騎兵線著那龐大的步兵方陣放箭,用一輪輪箭雨持續地殺傷對手,給對手放血,製造恐慌和混亂,當對手被這沒完沒了的襲擊打亂了陣腳之後,精銳部隊突然殺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對手一舉擊潰,接著,無非就是一場屠殺而已,這種打法戰果大,傷亡小,曆來是北方狼族的拿手好戲。

    從戰國開始,北方遊牧民族就是這樣打仗了,兩千多年來一直是換湯不換藥,靠著機動性上的優勢將以步兵為主的中原王朝克得死死的。很多人把“曼古歹”戰術吹上天了,大言不慚的認為這是蒙古人獨創的,真的是讓人笑掉大牙。

    可是同樣的,從戰國時代開始,中原王朝對付這些輕騎兵的戰術一以貫之:以手持長兵的步兵甚至戰車為射士提供掩護,射士手持強弩排列於陣前,忍受著輕騎兵綿綿拋射而來的箭雨的反複殺傷,用手中的強弩與輕騎兵對射。

    這種打法毫無花巧,但很有效,在打垮弩陣之前,輕騎兵想衝亂整個軍陣那是做夢。輕騎兵有速度上的優勢,可以迅速移動,而射士手中的強弩在射程和精確度上占盡上風,對射基本上是一命換一命,誰先忍受不住那急劇遞增的傷亡誰就先垮掉。

    契丹跟北宋交戰,有一個原則是每一位契丹將領都必須遵從的,那就是“陣列不戰”,用孫子的話來說就是“勿擊堂堂之陣”,不是說宋軍擺個陣就能輕鬆打敗他們,而是宋軍方陣一旦形成,整個戰鬥就會變成一場慘烈的人命消耗戰,他們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不過到了明代,北方遊牧民族還是那一套,而明軍卻將傳承千年之久的戰術給揚棄殆盡了。

    明軍往往是遇到後金軍隊的衝鋒,自己先跨掉,然後被後金騎兵一路追殺。

    關寧軍也是後金騎兵的那一套打法,更何況,秦承祖麾下成軍不過短短月餘,而且一直都沒有整訓,隻是在不停地戰鬥。

    特別是白蓮教的豬隊友,自己給關寧軍送了四五百顆人頭,讓秦承祖麾下的部隊士氣受挫,那個時候,他們主攻兩翼,真有可能一舉將秦承祖包圓了。

    到時候,全旭隻能用最後的計策,讓秦承祖跳河,他在河中接應他,然後逃離現場。

    也幸虧關寧軍自作聰明,去打明顯虛弱的正麵防線,當然,在遇到上千騎兵的傷亡後,關寧軍可以忍受著傷亡,繼續進攻,秦承祖的正麵防線一樣會被擊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