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四八章孝莊死了(2/3)

作者:tx程誌字數:6704更新時間:2023-04-18 04:25:01

    全旭最坑人的地方就是,到目前,僅僅依靠遼東、台灣、呂宋和瓊州府,全旭就有了足夠差不多養活六七千萬人口的能力。

    而且這些地區,除了遼東以外,像台灣、呂宋、瓊州府幾乎沒有受到小冰河天災的影響,特別是全旭與黎、苗、壯等族的部落合作,共同開發紅河平原。

    南下軍團的人馬,一直在增加,即使在戰鬥中受到了損失,他們也在湖廣、雲貴瘋狂派出過去,他們采取非常血腥的留地不留人政策。

    所過之處,就是製造了一片又一片的無人區。

    紅河平原很快就變成了糧倉,反而增加了全旭的糧食生產能力,可以說,現在的大明,全旭可以直接規定糧食的價格。

    而糧食收入一直是地主和士紳的主要財源之一,現在這一塊的收入縮水了,對他們的打擊就可想而知。

    更可怕的是,這僅僅是個開始,全旭的擴張的勢頭還遠遠沒有達到極限,想在糧食買賣上跟全旭競爭,那純粹就是腦子進水了。

    別看全旭在工業科技上方麵投入了大量的錢財和精力,事實上對於農業方麵,全旭也沒有減少投入。

    遼東農業大學現在擁有三千多名師生,每年獲得的撥款就多達五百萬兩銀子,相當於每個人一千六百多兩銀子。

    這個資助不能說低了,事實上農業研究所成功生產出了來磷肥,五六種可以抑製病蟲害的農藥,改良了十幾種農作物的種子,已經開始研製培育抗幹旱的麥種,改良棉種,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隻不過,農業大學的學生相對較少,為了刺激農業發明,鼓勵農業學的發明,全旭在遼東農業大學設立了神農獎。

    可以說,神農獎是每三年評選一次,第一屆神農獎,授予了福建人陳振龍,他在菲律賓經商時發現紅薯耐旱、高產、適應性強,生熟皆可食,就斷定是一代良種,對國人有益,便偷偷弄到種子,躲過南洋各國的邊關,引到中國種植。

    隻是當時的人們對紅薯認識不足,並不愛吃。有一年,福建大旱,農民顆粒無收,陳振龍覺得時機到了,他上書當時福建巡撫金學曾,說紅薯(當時稱之為番薯)可以救荒。金學曾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推廣種植紅薯,沒想到當年大獲豐收,福建再無饑荒之憂。

    隻不過,在明朝的時候,紅薯推廣一直並不順利,而且陳世龍也死去了十幾年,代替陳世龍接受神農獎的人是陳世龍的孫子陳世元,獎金是三萬兩銀子,以及一樽用九二五銀鑄造的神農氏像。

    這樽神農氏像重達一百八十六公斤,相當於五千多兩銀子。

    全旭希望用這種辦法,可以提高農家的地位和人們對農業學的重視。

    可以說,除了全旭之外,並沒有人重視農業,當然,明朝是讀書人出版了很多農學書籍,包括李之藻、徐光啟等人,隻不過,他們隻是理論研究,卻沒有進行推廣。

    “那可怎麽辦?還請侯爺教我!”

    全旭鄭重的望著朱聿銉道:“再送我八百頃良田,我教你既能從土地上獲得十倍的收益,又能讓農民感恩戴德的辦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