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九三章多事之秋(3/4)

作者:tx程誌字數:8606更新時間:2023-04-18 04:28:36

    孫傳庭斟酌著詞語:“他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人無完人!”

    全旭歎了口氣:“朕不是生他的氣,而是氣他蠢,他千不該,萬不該,調動市場經濟幹涉機製!”

    這樣的經濟危機,其實早在全旭的預料之內。

    全旭最大的目的就是打破古往今來,士紳對土地的壟斷,以及打破土地兼動因,如果種地無利可圖,士紳自然不會把目光放在土地上,這樣老百姓還有口可以活下去的空間。

    現在大明百姓人均擁有耕地是五百四十八畝,這僅兩京十三省,如果算上遠東和漠北三省加上中南半島與新華省,這個數字將會變成一千四百畝。

    現在沈明澤主動提高了糧食和農產品的價格,讓糧食價格漲到了八錢至一兩銀子,雖然說農民收入增加了,這隻是看似增加了。

    事實上,農民的日子過得更苦,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帶動了肉食和生活成本的上漲,在原來的時候,大明本土工人一個月的生活成本,在保證溫飽的情況需要五百錢,現在則需要一千五百錢,翻了三倍。

    一個農民一年的收入增加到了上千兩銀子的收入,這樣以來,工人看到了他們做工收入不如農民,於是,辭職或者自離,找官府要求分配土地。

    這種情況下,工廠為了留住工人,隻能大量增加人工工資,可以再怎麽增加,也不可能讓工人收入突破千兩銀子。也就意味著,工廠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危機。

    造成了全社會的危機,這場危機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也是人為促成的。這麽多年以來,全旭一直跟沈明澤講述經濟與金融,與生產力的關係。

    偏偏還出了如此昏招。

    都去當農民去了,誰來做工?

    誰來保證大明的工業生產?

    “陛下,現在怎麽辦?”

    孫傳庭看著全旭的樣子,一臉淡定,似乎成竹在胸。

    其實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崇禎最常用的手段,換相。

    推翻沈明澤頒布的現有政策,讓一切回歸原來的渠道。

    “還能怎麽辦,隻能隻有兩種辦法,第一進行宏觀調控,把糧食儲備放出去,把糧價和農產品的價格打回去!”

    這其實是曆朝曆代最經常使用的手段,不過人性是非常複雜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樣會讓百姓對朝廷產生極為抗拒,甚至不信任,容易造成信任危機。

    其次是調整貨幣結構,讓銀子貶值。

    全旭其實使用的第二種方案,就是貶值銀子。

    銀子對於大明來說,其實並不是銀子,隻是一種符號,反正可以增發紙鈔,這樣以來,全旭會收割很多羊毛。

    這些羊毛,其實就是大明所有的百姓。

    而針對這種情況,也就意味著沈明澤的內閣首相任期結束,他的仕途也結束了,永遠沒有可以回到政壇的可能了。

    思來想去,全旭決定觀望一下,再做決定。

    這也是對太子全景亮的考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