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章 退敵良策(1/2)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5466更新時間:2023-04-26 16:16:43

    “孤的想法很多,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落到一個民身上,不知道於老師父以為如何?”朱祁鈺稍微琢磨了下,低聲說道。

    戶部尚書金濂滿是訝異的看了一眼吏部尚書王直,王直眼觀鼻,鼻觀心,沒有絲毫的表情,但是眼神中卻閃過了一些驚訝。

    這庶出子的朱祁鈺,居然能有這番見識。

    於謙坐直了身子,十分鄭重的說道:“聽聞郕王殿下少有才名,洞察世事,臣以前隻當是奇聞姑且一聽,百聞不如一見,郕王殿下名不虛傳。”

    “那於老師父,說一說這應對之策吧。”朱祁鈺稍微鬆了口氣,果然喊出君為輕,社稷為重的於謙,和自己的思路上是一致的。

    於謙站起身來,站在了堪輿圖麵前,大聲的說道:“眼下順天府內,披甲之士兩萬有餘,而瓦剌騎卒精兵三萬有餘,裹挾民夫號稱十萬大軍。”

    “但這僅是西路軍,如果連中路軍脫脫不花,東路軍孛羅都算上,瓦剌人最少有六萬精騎,十五萬步戰。盈二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這麽多人?

    朱祁鈺轉過頭看著堪輿圖,瓦剌人三路並進攻打大明。

    瓦剌西路軍劍指大同宣府的山外九州地區,瓦剌中路軍則是以攻打北古口,及關外喀喇沁草原為主,而東路軍則是遼東的廣寧為主戰場,意圖通過遼西走廊,進逼京師。

    東路軍推進不力,已經和也先西路軍會合一處。

    三路並進!

    “京師圍七十二裏,城高三丈三有餘,臣前幾日查點了武庫守城之物,守城綽綽有餘,瓦剌不可能攻下京師。”

    於謙說的底氣十足,別說京師了,就是宣府重鎮,瓦剌人,想啃下來都是難上加難。

    朱祁鈺點了點頭,然後他有些疑惑的說道:“瓦剌人二十萬大軍直撲京師,可我大明僅有二萬京營。”

    號稱二十萬大軍的京師三大營,哪去了?

    被朱祁鎮帶到土木堡,葬送在了瓦剌人手中。

    於謙繼續說道:“眼下當務之急,乃是重建京營。”

    “應該調集南北直隸與河南等地的備操軍、沿海的備倭軍進京,人數約有二十餘萬人,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可以守住京城,還能擊退瓦剌!”

    “都察院的監察禦史,派向京畿、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招募義勇,進行訓練,以備不患。”

    朱祁鈺十分確定的是,於謙不僅僅是打算擊退也先,而且他最主要的打算是恢複京營的戰鬥力。m.X520xs.Com

    京營強大的戰鬥力,除了保障京師的安全以外,更是政令通達的保證。

    於謙的以備不患,絕對不僅僅是瓦剌部,甚至還包括了大明內部。

    “南京武庫有盔、甲、神槍、神銃、神箭、火炮、弓、弩、箭簇、戰服、戰旗約190餘萬件,殿下,隻需運抵京師126萬件,此戰萬無一失。”

    朱祁鈺用力的眨了眨眼,他強忍著內心的驚駭,接過了於謙遞過來的武備誌,裏麵是南京武庫的儲備。

    他看著那琳琅滿目的武器清單,盔甲戰服戰旗大約有二十多萬件,神槍、神銃約有十餘萬,神箭居然有四十餘萬,火炮近千門。

    這就是大明朝的實力嗎?

    於謙深吸了口氣,站直了身子說道:“殿下,臣任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兵部管主,巡河南、山西、湖廣、浙江等地,已十九年有餘。”

    “北京武庫臣剛去過點驗,南京武庫這126萬件,在十月初,即可到京,絕不遲滯。”

    “好說。”朱祁鈺將手中的奏疏遞給了戶部尚書等幾位老師父看了下。

    “召集備操軍、運軍械至京,這都是應有之意,之前於老師父所言,京中缺糧,糧價飛漲,一石就四兩?”他問了一個核心的問題。

    常言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