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九章 是於謙要保你!(1/2)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5144更新時間:2023-04-26 16:16:48

    於謙的表情變得凶狠了起來,他大聲的說道:“既然已經留下來了,軍令如山。”

    “未戰先怯者,斬!”

    “畏縮不前者,斬!”

    “未鳴金退者,斬!”

    “不尊軍令者,斬!”

    “聚集嘩營者,斬!”

    “殺良冒功者,斬!”

    “一部受敵,餘部有不進救者,斬!”

    “行軍張弓填藥者,斬!”

    “軍士不得於營中屠殺買賣牲口,軍行不得斫伐田中五果桑柘棘棗,違令者,斬!”

    行軍途中張弓填藥,容易造成誤傷,而且很容易暴露行蹤,這是兵家之大忌,平日是軍棍兩百,但是現在戰時,自然是用的重典。

    當然軍棍兩百打到實處,基本也打死了。

    其實於謙之前還寫了一個斬,那就是逃營者斬,但是朱祁鈺強烈反對,並且十分確定了一個軍紀,逃兵不殺,改為沒入吏。

    這其中的邏輯,於謙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想明白。

    其實逃兵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如果逃營皆斬,那戰場一旦潰敗,誰還歸營?

    落草為寇,成為馬匪最後釀成兵禍,更加麻煩。

    逃兵不殺、歸營不咎、逃營沒入吏,是一整套的邏輯,而這個邏輯,讓於謙思考了良久。

    這也是朱祁鈺的最高指示,於謙慎重思慮之後,確定了這條軍規。

    至於朱祁鈺抄襲誰的?

    自然是教員在古田的時候,關於糾正盲動主義的決議。

    至於軍士營中屠殺買賣牲口,那買賣的不是自己的馬匹,就是農戶家中牲畜。

    軍行嚴禁擾民,是自東漢末年,曹操寫下《軍令》時候,就定下了的標準。

    但凡是能夠做到軍行不擾民的軍士,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慈不掌兵,於謙的這番話,就是告訴將士們軍令將極為嚴格,十七禁、五十四斬,他將會嚴格執行。

    “馬上,備操軍和備倭軍就要入京,你們每人要帶十人左右的備軍,他們軍紀渙散,武備鬆弛,沒上過戰場,甚至沒握過武器。”

    “我要求你們,教會他們使用武器;我要求你們,告訴他們軍令;我要求你們,帶著他們一起衝鋒陷陣。我要求你們…”

    “死在他們的前麵!正如我必將死在你們的前麵!”

    於謙閉上了眼,感受著風和風中的砂礫,拍打著自己的臉,他已經嗅到了敵人的味道。

    他緩緩睜開了眼,麵目猙獰大聲的喊道:“日月不落!大明永輝!”

    “日月不落,大明永輝!”

    “日月不落,大明永輝!”

    山呼海喝的聲音,開始的時候並不整齊,從零零散散,慢慢的匯聚成了直衝雲霄的喊聲,兩萬人齊聲呼喊的聲音,似乎是要把這天上的陰雲鎮散。

    聲傳數裏,朱祁鈺似乎是聽到了這震天的呼喊聲,看著京營方向,露出了一個笑容。

    坐在四方凳上的朱祁鈺,將袖子裏的一些奏疏拿了出來,這就是他精挑細選的大明彈劾於謙的奏疏。

    奏疏太多了,這些朝臣們說的觀點大多數都重複了,他挑選了代表作品,拿了出來。

    他的袖子裏還有一張,由錦衣衛左都督聶忠整理成冊的灰名單。

    這份名單上,都是那些臨戰先怯,將妻兒老小送至南直隸,並且很有可能臨戰逃跑的明公們。

    這不意外,文人無骨,自古如此。

    “拜見殿下,太後金安。”朝臣們俯首行禮,站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成敬依舊按照慣例,大聲的呼喊著,金英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至於到底去哪裏了,隻能問興安把人埋在哪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