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2/3)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6970更新時間:2023-04-26 16:18:02

    和於謙、胡濙、金濂、王直、俞士悅、石璞等人同台,就連陳循,陳汝言都比不得,至少陳循能把道理講明白,雖然他的道理不一定都對。

    陳汝言,隻會人雲亦雲。

    朱祁鈺點了點頭說道:“那這通政使,於少保可有人選?”

    兵部的事兒足夠多了,再多一個通政使的事兒,於謙的心力怕是熬不住。

    於謙想了很久,才說道:“王文巡撫地方十餘年,可堪用暫代通政使,本來都察院就於通政司諸事有重疊。”

    “臣以為,最合適的是從掌令官中遴選一位,他們比臣等更善於跟百姓打交道。”

    朝中得有個掌令官的話事人,但是眼下掌令官的資曆尚淺,再等幾年,等到掌令官們真的成長起來,就可以讓掌令官遴選。

    於謙這麽說,是有他的道理的。

    為何煊赫一時的通政使,本來位居大九卿之首,掌受內外奏章、敷奏、封駁之事的通政使迅速敗落?

    其一是稽戾王以幼衝即位,三閣老楊榮等,考慮稽戾王聖體易倦,因創新製,每日早朝,隻許言事八件。

    稽戾王既壯,輔國三楊,相繼卒亡,但是無人再言複祖宗之舊製。

    為何無人再言複祖宗舊製呢?

    閉塞言路這種事,有的時候不是擅權的宦官王振在幹,一些個朝臣,也存了些蒙蔽聖聽的心思,陛下不提,他們根本不談此事。

    其二,則是通政司以來天下之言,結果通政使卻是豐厚家資出身,哪裏了解百姓疾苦?

    這通政司便失去了本來的職能,就如同無根之水一般,失去了基石,慢慢就被文淵閣給並了。.伍2⓪.С○м҈

    陛下要複設通政使,通無壅遏之患,那就得找個了解民間疾苦之人,處理陳條才是。

    於謙十分確定的說道:“陛下,若是哪天陛下百年樹人大成,臣以為出自農莊、軍衛的軍生,更堪重用。”

    他是錢塘人士,那年發了大水,洪澇遍地,錢塘縣衙處於高地,沒有受災,錢塘縣令,緊閉縣衙大門,怡然自得。

    正所謂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不通民間疾苦,為官一方,如何牧民守土呢?

    楊洪一直沒吭聲,在擺弄著桌上巨大的堪輿圖,這次的平寇將軍乃是楊洪掛印,總督京營軍務依舊是於謙,但是兩個人並未出京,隨軍出征。

    但是他們會在這裏,將各路兵馬的消息匯總之後,插在堪輿圖上,標示出行軍路線。

    “昌平侯以為如何?”朱祁鈺詢問道。

    楊洪卻滿是笑容的說道:“臣一個武夫,要說打仗,臣能說三天三夜,但是論這治國的本事,陛下還是多問於少保的好,臣說不明白。”

    楊洪到底懂不懂呢?其實楊洪很懂。

    但是他不是很想說,自從正統朝開始之後,多少武官都選擇了蟄伏自保?

    連陳懋那樣的圓滑的老將,連英國公張輔這樣的滅國之功封公,都被折騰成了什麽樣?

    但是此時陛下問起,這畢竟是景泰朝,非正統朝了,陛下廣開言路,嘉納良言。

    楊洪想了想說道:“於少保憂心憂國,所言甚是有理,但依臣看來,其實一些在京文官,應該到地方上曆練曆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