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2/3)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7534更新時間:2023-04-26 16:18:10

    驢一打滾就是渾身的利錢,這些驢打滾的錢莊,一旦開始催收,那就是破家滅門之禍。

    一個老農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一種叫青稻錢的高利貸,就是專門在黃青不接的時候,放貸。

    按一石米粱三分到六分銀不等放貸,但是百姓借了青稻錢,還要給主翁禮錢作為擔保,借一石米糧,至多得三分銀罷了。

    一石米糧至少三錢銀以上了。

    是所謂收成甫城,貧傭已無寸儲矣。

    這些百姓反映的問題很多很多,朱祁鈺在屏風之後,愣愣的聽著這些人間苦難。

    他自認為已經是很關心民間疾苦的君王,但是這些事,他如臨九霄,窺不到全貌。

    隨著朝政的順利推行,他的確是有些驕傲,但是這種驕傲隨著百姓感時觸事,聲淚俱下的描述,逐漸瓦解,路還很長很長,自己隻是開了個頭。WwW.

    百姓們離開了泰安宮,在過年之前,會被送家裏去,每人隻給米兩石、肉五斤、油四升,以資過年之用。

    朱祁鈺從屏風之後,走了出來,坐在長案之前,一言不發。

    於謙趕忙俯首說道:“陛下,諸如此類,都是舊事了,農莊法推行以來,官吏買辦經紀供應之物,悉數取締了。”

    “還有這青稻錢類似的借貸,皆不法之徒所為,多數都被收監,或徙或流,已經大有改觀了。”

    於謙對這些事兒頗為熟悉,他整日裏巡撫,不就是巡撫這些嗎?

    每到一地,雖然略有不同,但是卻相差不多,大同小異,都是此類的問題。

    恢複基層組織建設,是重中之重,掌令官、裏長、甲首管理方式,讓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大範圍的解決。

    於謙巡撫河南的時候,開封府衙有個前宋時候,包青天的包公廟,百姓們每到秋收的時候,都到包青天廟裏上香,然後轉頭去開封府衙進行訴訟。

    城裏人到鄉野行騙,而且有名有姓,被騙了錢到百姓,到城裏敲鼓鳴冤,就會有訴棍蜂擁而至。

    官司尚未開始,訴棍、官府、有司、文吏等等,一片欣欣向榮,都把這群百姓當做送上門的肥豬,準備時刻開宰了。

    百姓見到知府、知縣,那少數得百兩銀子。

    至於辦事?最少都得五百餘兩。

    京畿、山外九州、福建,這種情況已經好了許多許多。

    於謙是怕朱祁鈺動怒,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勸仁恕幾乎是於謙的下意識反應。

    朱祁鈺歎了口氣說道:“但是大明兩京一十三省,隻有一京畿、一省,山外兩府,其餘之地呢?”

    於謙大驚失色,俯首說道:“陛下,此事萬萬急不得啊,臣誠知陛下憂思民生,更知陛下不忘四民,但是農莊法剛剛在京畿推行過半,其中問題極多,貿然推而廣之,恐貽害無窮。”

    “陛下春秋鼎盛,急於一時,若急行推廣,臣惶恐天下有變。”

    京畿、山外九州、福建,皆因兵禍四起,縉紳不顧安方牧民之責,急竄之。

    這才有了農莊法的基礎,若是農莊法不成熟而直接推動,怕是要出大事。

    朱祁鈺搖了搖頭說道:“朕的確是有些心急了,下次朕就換身衣服,佯裝以小吏,百姓們也換個地方,在泰安宮裏,他們還是放不開手腳。”

    隻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問題多。

    朱祁鈺還年輕,自己又住在泰安宮裏,固若金湯,水潑不進,連皇後、貴妃有了身孕,群臣都不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