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240更新時間:2023-04-26 16:18:24

    朱祁鈺收到了於謙的奏疏,那些陳條,的確非常有趣。

    朱棣是一個很偉大的君主,這一點是無可否認的事實。畢竟能夠藩王造反,打入京師做皇帝的,縱觀漫長的曆史長河,僅此一例。

    但是朱棣顯然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這不是什麽太大的缺點。

    大明的皇帝都不是很擅長財經事務,要是擅長也不至於窮死了。

    大宋的皇帝都非常擅長這個,比如趙構就是臨安城的糞霸。

    什麽是糞霸呢?

    【德壽書名滿市廛,一丁猶是賦三千。不須更問燈籠錦,翼翼宮旗插糞船。——南宋時人周密《齊東野語》】

    德壽宮,是趙構禪讓給自己養子之後,所居住的宮殿。

    糞,是一種緊俏貨,趙構在臨安城裏當糞霸撈錢,糞變成肥料賣到鄉野去。

    趙構還幹了很多致富的事兒,比如致富神話之一的房地產,在南宋的行在臨安,大搞房地產。比如致富神話之一的青稻錢,大搞民間放錢。

    《生財有道宋高宗》

    於謙送來的奏疏上,寫到了永樂年間的舊事。

    在永樂年間,湖北的麻城、孝感向四川移民,形成了一批在川的湖北人。

    他們在四川定時舉辦同鄉會,推舉一名代表,代表在蜀湖北人,回家探親,本來思念家鄉,並無什麽不妥。

    但是久而久之,這些同鄉會,變成了一種固定的組織,俗稱麻城約。

    麻城約之後,這名代表,就會除了攜帶貨物之外,還會攜帶書信。

    商賈很快就把這種民間的信件、貨物往來,成立了一個叫民信局的民間機構。

    他們和大明的驛站大同小異,專門負責業務上的聯絡,更重要的是貨物的集散和資金的匯兌,都由民信局來承擔。

    比如大明的鹽引,就是資金的匯兌的重要憑證。

    大明的開中鹽引,是補充邊方糧草,調節南北貨物的重要手段。

    南方商人運送糧食到邊方,晉商就不可以了嗎?

    晉商當然可以。

    他們利用大明對河套地區虛弱的控製,利用河套的農耕收獲,運到大同府換鹽引,送於南方,換取南方的貨物。

    但是晉商很快就發現了,他們為何要把糧食送到大同府呢?

    直接偽造鹽引,送到南方不好嗎?

    自此,在整個山西境內,有了多家私刻鹽引的工坊,他們製作的鹽引,如假包換,以假亂真。

    石亨任大同府總兵,看著朝廷送來的鹽引爛在了庫裏,也無人承兌,但是這些商賈利用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地區,大發橫財。

    左思右想,生財有道的石總兵,就直接帶兵去收稅去了。

    鹽引法的破壞,正如當初寶鈔法的破壞。

    並非大明朝廷自己不懂財經事務,還有些膽大包天的家夥,居中牟利,借此發大財。

    於謙請旨徹查此事。

    朱祁鈺擬旨讓於謙放開手去查,查到什麽地步?.伍2⓪.С○м҈

    查到皇宮,查到皇帝頭上來!也要把這事裏裏外外,都給它查清楚!

    朱祁鈺不是朱棣,他沒那麽大的麵子,可以不給朝廷交穀租,就讓大明這麽一大攤子,維持下去。

    皇帝都交穀租,維持朝廷這個精密結構的運轉,他們居然要避稅逃稅,哪能饒的過他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