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198更新時間:2023-04-26 16:18:38

    胡濙是個禮部尚書,是不太懂兵事,看到軍器局有三台這麽個玩意兒,就拉出來糊弄人了。

    朱見濟愣愣的問道:“父親這是什麽。”

    朱祁鈺摸了摸朱見濟的腦袋,搖頭說道:“大明前進路上的一個小小挫折罷了。”

    於謙無奈,這東西他自然知道,造出來三台本來是說要砸掉的,但是個頭太大,不容易銷毀,但是造都造出來了,就在兵部閑置了。

    的確很嚇人,威力應該很大,但是前提是打響它。

    最後出場的是大明新設計的火銃,名叫鳥銃。

    鳥銃其意有二。

    其一是不用火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可以打鳥叫做鳥銃。

    其二,是他的點火裝置,因其點火結構在點火時如鳥嘴啄水,故此得名。

    鳥銃是大明的一個無奈之舉,燧發銃好用,但是太少了,隻好用火繩槍取而代之。

    鳥銃之上,槍上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是個夾子,可以夾持燃燒的火繩。

    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裏推壓,便可擊發,相比較過去的法子,雙手持槍,就更容易瞄準。

    這個火繩法,是因為缺少火鐮、彈簧等物用的鋼,用的替代法。

    尤其這根火繩,乃是麻繩和布繩,浸泡在炮藥液裏製作而成。

    就是日常用的火折子製作方法。

    朱祁鈺對這種火繩槍非常滿意,它的出現意味著,火銃的命中,不僅僅是依靠老天爺賞臉了。

    “這鳥銃,應該多造點。”朱祁鈺歪著頭對於謙說道。

    於謙曾經批評過大明的火器,花樣很多,但是多數都沒什麽用,隻有子母炮堪用,就像黑龍炮一樣,都是騙經費的。

    當時朱祁鈺說要造,都嚐試下,不斷改進就是。

    於謙被朱祁鈺說服了,大明的火器研究開啟了新的時代。

    但是自從有了新式火藥之後,很多火銃在戰場上,都有了大用途。比如三眼銃,這玩意兒約有三尺長,近戰轟鳴還能當錘用,相當好使。

    於謙含笑不語,軍備這個東西,於謙的理解更多是政治因素,攻守轉換之時,總有些人在生事,興文匽武之下,連通州的熬硝營幾近於停辦。

    但是他沒有破壞陛下的雅興,大明用兵頻繁,尤其是邊庭流血成海水,陛下開邊意未已,那這軍備鬆弛,他活著的時候,怕是看不到了。

    軍陣列隊走完之後,站在承天門下的軍卒們大聲齊喝,離開了承天門外。

    朱祁鈺走下了承天門,向著太廟而去。

    借著朱元璋登基的日子,搞天明節,那總得跟朱元璋報備一聲才是。

    就是不知道朱元璋他老人家高興不高興。

    他走進了太廟之中,上了注香。

    他認真的思考了許久,想來想去,太祖太宗皇帝,不會反對自己南征北戰才是。

    朱祁鈺想起了前年在太廟殺死的朱祁鎮,也不知道他在下麵被打成了什麽樣。

    朱祁鈺等待一炷香燃盡,走出了太廟,站在了春風之中。

    胡濙和陸子才並列而行,身後是四個人,端著紅布蓋著的盤子,一步步的走到了太廟的月台之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