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746更新時間:2023-04-26 16:18:42

    按照官僚的做事原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賓言隻要完成皇命便可,主動提及此事,顯然是李賓言覺得很有必要。

    李賓言低聲說道:“倭銀產量極大,而且臣有點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朱祁鈺笑著說道:“暢所欲言就是。”

    鹽鐵會議已經極為寬鬆了,這種私下奏對,朱祁鈺自然願意讓朝臣們多表達自己的意見,隻要屁股不是歪的,都好說。

    李賓言趕忙說道:“臣惶恐。”

    “陛下,臣以為宣德三年棄置交趾三司,其實也跟永樂十八年後,停止寶源局大規模鑄銅錢有關,永樂通寶在海外橫行無忌,很多地方都用通寶,並以此為資財多有囤積。”

    “朝臣反對鑄銅錢,認為銅錢外流,這最終寶源局不再鑄造銅錢,咱大明在海外,就隻是一個臆想之中的大明了。”

    “看不到,也摸不到,自然毫無恭敬之心。”

    李賓言的意思是永樂十八年之後,停止鑄造永樂通寶,最終導致了大明在東南亞影響力的缺失。

    換個更容易理解的話,意思就是美刀從全球貨幣體係,主動的、自發的變成了本國貨幣。

    這種影響力的缺失,顯然也是致命的。

    李賓言看著陛下並未動怒,並且頗為認同,便繼續說道:“陛下,在市舶司內,有人用銀幣換倭銀,然後運至京師,再拉到寶源局換銀幣,這個買賣有人在做。”

    “既然是得利,為何不能是朝廷呢?”

    朱祁鈺看著李賓言,這山東一趟,李賓言從堅決反對與民爭利和支持勢要豪右之家參與鑄幣,變成了堅持支持與民爭利,而且要大肆爭搶,旗幟鮮明、明火執仗的得利。

    可以想象,李賓言這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到底經曆了什麽,才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

    朱祁鈺點頭說道:“好,好一個既然得利,為什麽不能是朝廷!”

    “朕不讓南京寶源局換銀幣,目的是為了南北貨物溝通,一如鹽引在宣府、大同之用。你這個提議很好,朕準了。”

    朱祁鈺不打算跟外廷商量,戶部尚書金濂,要是不同意的話,這個利,他就自己賺去!

    按照大明銀幣的現在行價,一枚能換二兩銀子,他還要往裏麵填六錢錫銅等物,換回來,屯集起來,怎麽都是賺的。

    值得注意的是,銀幣的價格正在趨於穩定,從最開始一枚當二兩銀子花,變成了一枚銀幣等於一兩銀子。

    但是在欠缺銀幣的地方,比如密州市舶司,依舊是一枚等於二兩銀子。

    這是個發財的好營生,尤其是海貿缺銀幣極大的情況下。

    銀子、銀錠、銀鋌畢竟不方便,成色、工藝、重量各地不盡相同,而且不能在大明境內使用,但是銀幣就完全沒有這些顧慮了。

    這個營生能賺很久。

    李賓言鬆了口氣,陛下還是那個陛下,不惜身、更不好麵兒。

    天子尊貴,屈尊降貴賺一些銅臭之物,看似有失體統,看似有些有損皇帝尊嚴。

    但是沒有錢的皇帝豈不是更沒有尊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