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10538更新時間:2023-04-26 16:19:04

    “首先,我們必須要清點隱戶,保證大明的丁口,在朝廷的知曉範圍之內,所以要推行大計,要清田,要製定田冊和魚鱗冊,減少占據勞力本身。”

    “其次,我們要盡量將勞動資料,控製在朝廷的手中!減少勢要商賈的依靠勞動資料對勞力形成朘剝和朘剝式積累!”

    “最後我們要完善大明律,給各州府縣官員在核定此類案件的時候,以鬥斛權衡印璽仁義的支持!”

    “對,這就是臣想到的三點。”

    李賢覺得自己說的條理極為的清晰。

    朱祁鈺頗為讚同的說道:“你講的都對。”

    李賢疑惑的說道:“臣愚鈍。”

    陛下並沒有對他的這三條諫言有任何展開性的描述,是對這三條諫言,不滿意嗎?

    朱祁鈺想了想,平靜的說道:“洪武年間就已經做過了大規模的清田和計丁,並且曆時十年才完成了黃冊和魚鱗冊。”

    “掌控勞動資料,在宋朝的時候,全都以官辦專營為主,無論是鹽鐵煤礬等等,甚至連糞便都選擇了官辦專營。”

    “這些官辦專營的出發點都是極好的,比如王安石變法的青苗法,在製定政策時候,曰:本息隨二稅償還,各收息二分。”

    “但是最後都變成了青苗貸,和我們大明當下的青稻錢。”

    “二分利,變成了五分利,甚至變成了十分,五成利。”

    “朕以為太祖高皇帝是英明的,在洪武年間廢除了官營官冶所等事兒,定鑿山伐石之禁,勸農重桑,本身並不是昏聵的決定,甚至是英明的。”

    時代不同,矛盾不同,所需要執行的政令也各不相同。

    洪武年間廢除了官冶所,其背後的思考,是那時候元末失綱,群雄蜂起,庶民朝不保夕,人口極度凋零。

    朱元璋是一個很英明的君主,他製定的許多政令,或許在他們這些後人看來,是略顯有些笨拙,但是在當時,卻是最合適不過的。

    “你說的這些,朕都在做,這個思路並沒有錯,相反,朕非常認同你的想法。”

    朱祁鈺笑著說道:“但是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的做事,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

    李賢的思路朱祁鈺是非常認可的,他沒有展開描述。

    是當下的生產力達不到,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才,更多的知識,去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最終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李賢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鈺喝了口茶,笑著問道:“所以這就是你的第五問嗎?勢要商賈和勞力之間的矛盾的本質嗎?”

    “這個矛盾是錯綜複雜的,就和你之前的所說的四個矛盾是相互映襯的,我們需要長時間的去思考它的本質。”

    “比如,北宋年間的官辦專營,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候,出現了一斤煤炭兩百文錢現象。”

    “臨安糞霸宋高宗趙構,甚至讓一斤糞賣到了六文錢。”

    “換個說法,官冶所,依舊是以朘剝和朘削式積累,以生產和朘剝剩餘價值為目標,私權借由囤積貨幣、土地和勞動,侵占公權的能力尚在,且不受約束。”

    “我們組織起來的工匠、軍士、百姓和朝廷調控組織生產,一定出現自我朘剝,是不是說明這條道路,就是不對的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