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50更新時間:2023-04-26 16:19:17

    但是胡濙是人臣,皇帝家事,他不便多議論。

    朱祁鈺想了想問道:“可是於少保已經不再朝中了,現在隻負責講武堂的事兒,而且也是武功侯爵,他們的期盼得落空了。”

    胡濙笑著說道:“陛下聖眷猶在,於少保在哪兒都一樣啊,陛下問政,不還是問於少保嗎?”

    “那倒也是。”朱祁鈺點頭。

    “胡尚書為什麽不肯做這個執掌牛耳者呢?”朱祁鈺笑著說道:“胡尚書的手段明明很高明啊,若是肯做,資曆、才情和聖眷都有。”

    胡濙無奈的說道:“臣在他們口中是個奸臣啊,投獻諂媚的臣子,他們才看不上臣呢。”

    “陛下,人有五惡,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臣一樣都不沾,做不得魁首。”

    心思通達而陰險狡詐,行為乖僻而固執不改,言辭虛偽而蠱惑人心,記取非義而廣為傳播,順應錯誤而理所當然,是為五惡。

    朱祁鈺倒是知道這個說辭,因為他聽了很多次了。

    胡濙說自己五惡一樣都不沾,但是朝臣們都說胡濙五惡俱全!

    胡濙的五惡俱全在風憲言官的嘴裏,看起來有理有據。

    明明知道臣子應該規勸皇帝,但是卻每天給皇帝洗地,而且不亦樂乎,這不是行為乖僻,還固執不改嗎?

    皇帝親自督辦財經事務大事,舍本逐末,這胡濙不但不規勸,還親自做題注,寫到邸報上,發到大明各地去!這不是記取非義,廣為傳播嗎?

    皇帝削太上皇帝號,胡濙就主持廢太子事,皇帝殺稽戾王,胡濙就帶頭說大義滅親,皇帝逐利,胡濙居然用祖宗之法做注腳,這不是順應錯誤,而理所當然嗎?

    五惡俱全,帶惡人禮部尚書胡濙。

    朱祁鈺不認為胡濙五惡俱全,這對胡濙而言就夠了。

    “舟山倭寇被擊退後,逃亡去了琉球國,琉球國幾年一朝貢?”朱祁鈺說起了正事。

    朱祁鈺主要詢問下,琉球國和大明的關係。

    胡濙歎了口氣說道:“元末明初,琉球國分為了山南、中山、山北三國,洪武年間三國同時向大明朝貢。”

    “洪武二十三年,琉球使者隨大明船舶入京,陳情說他們不會造船,高皇帝便讓福建三十六姓,遷民之琉球,派遣工匠去教授造船的技術。”

    “永樂十三年,琉球遣使,請文皇帝冊封,自此曆代琉球三國國王都有了大明朝的冊封。”

    “宣德四年,中山王尚巴誌吞並其餘二國,正式定藩國號為琉球國,每代都請大明冊封。”

    “尚巴誌在統一三國之時,沒有姓氏,便讓使者上奏說,福建去的工匠有姓氏,而他們的國王都沒有姓氏,請求大明賜姓,先帝賜姓尚。”

    “自此琉球國王才有了姓氏。”

    胡濙說起這段曆史就唏噓不已。

    他親眼見證了琉球國從一個未開化的野人國度,逐漸有了工匠,有了姓氏,有了文字,甚至有了史書,從一個未開化之地,逐漸變成了萬國津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