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224更新時間:2023-04-26 16:19:23

    從先秦、兩漢、隋唐、兩宋,民惟邦本的不斷演化,胡濙指出:「治平之世,唯有民本」。

    於謙的主要內容討論的是國家之製,強調天下為公的理念,引經據典,總論天下之製。

    和胡濙一樣,從先秦開始一直到大明,天下為公思想的不斷沿革。

    比如引用《尚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墨子·兼愛》中說:「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於謙最後指出:「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為王政也。」

    六部尚書、都察院、文淵閣就大明的治國之道,進行了總論,總結曆朝曆代的思想變遷,討論大明未來前進的方向。

    “《諫治國君道臣義疏》,治世之策,好呀!”朱祁鈺對這本君道臣義的奏疏,愛不釋手。

    朱祁鈺多少理解了一些當初朱元璋收到解縉萬言書時候的歡喜了。

    言之有物,對大明有利的萬言書,對於君主而言,當然多多益善。

    雖然之前那本萬言書,滿篇的廢話,但是朱祁鈺還是耐心的看完了,甚至還反思了一下自己執政以來的一些錯誤。m.X520xs.Com

    兩相對比之下,《諫君道臣義疏》就更值得細細研讀一番了。

    興安沏了一壺茶,笑著說道:“陛下,這不是為人臣的職責嗎?”

    “好好的萬言書,好好的公車詣闕,差點就變了模樣,這就是公車詣闕本來的麵目啊。”

    朱祁鈺笑著說道:“朕再看看,他們平時一個個忙忙碌碌,看不出,居然全都是滿腹經綸!而且他們寫的內容,何嚐不是他們這麽些年來,對國朝的思辨呢?”

    不僅僅是朱祁鈺在思考大明的前進方向,群臣們也在思考,他們對過往進行了總結,對未來展開了展望,對當下的問題,進行了梳理。

    這才是萬言書的本來的麵目,差點被這幫屁股歪的筆正給玩壞了。

    興安從小黃門手中抱了一堆的奏疏放下,無奈的說道:“陛下,彈劾吏部尚書的奏疏…”

    朱祁鈺看著數十本奏疏,眉頭緊皺的說道:“都是彈劾王直的?”

    “是。”興安點頭,陛下的臉色已經從興高采烈,變得陰雲密布了。

    朱祁鈺頗有些無奈的說道:“解禎期犯了錯誤,為何一定要扣在王直的身上呢?”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還真是文人風骨啊。”

    解禎期借著王直的名義胡作非為,跟王直有什麽關係?

    王直推行吏治,把人得罪幹淨了,這稍微出現了些狀況,便被群起而攻之。

    興安想了想說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因而我死?”

    這個典故,就是王直的先祖,東晉宰相王導所言。

    西晉晉懷帝、晉湣帝被匈奴所俘,琅琊王氏幫助晉室衣冠南渡,輔佐晉元帝建立了東晉,便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格局。

    一山不容二虎,王氏和司馬氏就王位展開了極為激烈的爭奪。

    當時王導的哥哥王敦起兵叛亂,王導在朝為官帶著妻兒老小詣闕請罪,請求晉元帝的寬恕,當時周顗入宮為王導求情,周顗的字即為伯仁。

    周伯仁,為王導辯白,但是王導並不知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