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78更新時間:2023-04-26 16:19:30

    丘濬不僅僅如此,他還在會試中說:「日中為市,使民交易,以通有無,以物易物,物不皆有,故有錢幣之造焉;必物與幣兩相當值,而無輕重懸絕之偏,然後可以久行而無弊。」

    世界上的集市是為了方便百姓交易互通有無,以物易物的話,物不是一定會有的。

    所以才需要錢幣,而且錢幣和物品的價值相當,沒有輕重上的偏差,就可以長久執行而沒有弊端了。

    在總論了錢幣的性質和一般等價物概念之後,丘濬批判了大明寶鈔竭盡民力,而勢要豪右竊印是鈔法敗壞的主要原因,他提出了行錢法,而且是輕重並用。

    但是丘濬隻是一個普通的經學舉人,他並沒有辦法解決銀子和銅料從何而來。

    當然這些問題,朱祁鈺都在解決,因為大明並沒有銀料和銅料,大明一年產十萬兩白銀,還不夠塞牙縫呢。

    大明一年至少需要七百萬兩到八百萬兩的白銀,並且壓印成為銀幣才夠大明所需。

    所以,朱祁鈺的國富論,並不是超越大明這個時代的產物,它是有切實土壤的。

    大明已經有舉人,在正統十二年提出來了。

    丘濬的第三個觀點,是他落第的主要原因,他基於自己的勞動價值論和貨幣論,推出了他的主要施政理念。

    「利之在天下,固不可禁,亦不可不禁;利之為利,處義之下,害之上;以義為利,以禮製欲,操利之權,資以行義。」

    利益在天下,所以不可能禁止求利,但是不能沒有約束,否則就是禮崩樂壞,世風日下。

    那麽君王應當以用大義去約束利,用禮法去製衡私欲,用利柄的權力,去行大義。

    利柄。

    丘濬對於朝貢國、藩屬國,提出了除了軍事羈縻、政治羈縻以外,還要進行經濟羈縻,這樣才能保證他們不當逆子。

    是所謂:「國家富有萬國,固無待於外夷,而外夷所用,則不可無中國物也。私通溢出之患,斷不能絕;雖有明禁,但利之所在,民不畏死,犯法而罪之;」

    大明比世界所有的國家都要富有,所以外夷則不可以沒有大明的貨物,但是私通溢出的禍患,卻始終不能斷絕。

    雖然有明文禁止,但事大利益所在的地方,富人們不會畏懼死亡,哪怕是冒著犯法的危險。

    翻譯翻譯就是三倍利,無法無天。

    丘濬主張海貿,將商舶和貢舶、朝貢一起納入市舶司的管理,曰:「許其自陳自造舶舟若幹料數,收購貨物若幹種數,經行某處等國,於何年月回還,並不敢私帶違禁物件。及回之日,不致透漏。待其回帆,差官封驗。」喵喵尒説

    同時丘濬指出,漕運和海上漕運必須並舉。從海路漕運的載量中劃出20%來載運商貨,回程空船更可多運商貨曰:「南貨日集於北,北貨日流於南。」

    最後丘濬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人民所同欲,國用之一端」

    丘濬的觀點在正統十二年的政治風向下,是沒有一點點可能考中進士的可能,所以他的第一次科舉毫無懸念的失敗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