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082更新時間:2023-04-26 16:19:49

    走遍天下路,難過烏江渡,千裏灘連灘,十船九打爛。

    徐有貞到了龔灘鎮,等待著船舶,他要順流而下。

    秦昭王二十七年,秦國將領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由涪陵出發,浩浩蕩蕩逆烏江而上,直抵思南一帶,是有史以來貴州第一次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也是第一次烏江漕運的開始。

    自此之後,烏江之上,舟楫來往穿梭,上運食鹽,下運桐油、生漆、油茶、青麻、朱砂、水銀、棉、蠟等特產,沿江兩岸商賈雲集,形成一批商業和手工業場鎮。

    徐有貞在等船的時候,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江麵如同起霧了一樣,出現了一層氤氳,再加上山中的風呼嘯,讓人陡然之間產生一種寒意,一種清新的空氣在雨中彌漫。

    透過蒙蒙的水霧,徐有貞看到了他要等的船舶。

    歪腦殼船,是一種專門通行於烏江的船舶,厚板船,船板的厚度將近三寸,長約三丈,寬約一丈,最高能裝二百五十料貨物。

    歪腦殼船的船頭和船尾,都翹得很高,這是防止出現惡浪打入船舶之中。

    這艘船最古怪的地方是,船尾左高右低,向右偏斜,高差近半丈,是一個歪船尾。

    船頭也是歪的。

    歪腦殼船的船頭偏向左側,船尾向右歪,像是被扭擰了一下。

    這是因為烏江船舶一般靠右行駛,這樣一來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都是左側的水流不那麽湍急,故此有了這歪腦殼船。

    “艄公,沿江而下,都能過嗎?”徐有貞登上了船,抬頭看著天空,這雨下起來了,不知道會不會有事。

    艄公是船主,烏江的船舶並不是很多,多數由思南的怡豐和、張益豐、悅來和、大生號、周家鹽號等大商號掌控,他們往來於川蜀之地,將川鹽運到雲貴等地。

    這種能起運二百五十料的歪腦殼船,在兩年前,整個烏江,大約隻有兩百餘艘,從事烏江船舶的船工,不過九百餘人。

    所以,襄王入貴,不僅要解決勞有所得的問題,還要解決沒地方勞動的問題。

    自從襄王朱瞻墡到了貴州,令郭琰開始督造烏江造船廠之後,因地製宜,短短一年的時間,共營造了歪腦殼船五百艘。

    烏江造船廠的營造速度,讓歪腦殼船,以一種商賈們看不懂的速度,飛速增加著。

    艄公穿著短衫,帶著鬥笠,手中的船槳大約有兩丈長,幾乎和船等長。

    “能,能的。”艄公不善言談,隻是神情自若的說著話。

    他的祖上是宋初時候,就搬到了龔灘鎮,世代從事操船舟之事,浪裏來,浪裏去已經三四十年的功夫。

    徐有貞這可是大官人,艄公還是有些緊張。

    “這天氣能行舟嗎?”徐有貞坐在船上,略微有些擔心的問道。

    艄公見徐有貞登船,笑著說道:“麽問題。”

    徐有貞和艄公攀談了兩句,這艄公的話匣子便打開了,絮絮叨叨的說了很久,他是漢民,漢話雖然已經不是很流利,但是交流並沒有太多的問題。

    艄公滿是笑意的說道:“這烏江上上下下有纖道五處,險灘十四處,哪裏能過,哪裏不能過,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大官人盡管放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