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84更新時間:2023-04-26 16:19:54

    朱祁鈺和胡濙漫步在了大明朝陽門外的街頭,因為一些忌諱的原因,朱祁鈺並沒有走到河邊,隻是遠遠張望著通惠河上,那一長排的旗杆。

    幾乎所有的旗杆都變得光禿禿起來,雖然通州的知縣和順天府的官員,想盡了辦法,但是最終,都沒有辦法把黑眚的屍體,風吹日曬的保存這麽久,現在隻剩下了繩索。

    但是沒人敢說,旗杆無用,請陛下撤回去。

    那不是跟陛下說,把他自己個掛上去嗎?

    那些旗杆就那樣筆挺的指著天空,那是朱祁鈺登基前的一道監國詔。

    “今天不是要和尼古勞茲談到很晚嗎?為何過來尋咱來了?”朱祁鈺又走了幾步,在一個八角亭前的石凳坐了下來,這是一處英烈祠。

    英烈祠外加了一個秋千,英烈祠內有花,有瓜果,有祭品。

    胡濙將自己和尼古勞茲的討論說的很詳細,他對於東、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報以同情。

    羅馬已經壽終正寢了。

    再往西一些的那個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沒多少關係。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胡濙總結性的說道:“一個族群,在明確的知曉另外一個族群,剛剛應對了一場滅國之災,如何調整自身的應對措施,以確保群體利益不受損?”

    “這種應對措施是否存在錯誤?”

    “如果存在錯誤,那麽這個群體是否意識到這種錯誤?”

    “這是大明大思辨的重要環節之一。”

    胡濙拋開了種族、政體、文化等等差異,來討論大明的人丁政策,是朱祁鈺完全沒料到的。

    沒想到胡濙有一天會拋開事實不談。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說道:“據朕了解,大明,或者說中原王朝從來都沒有這種人口自我衰亡的困擾。”

    “事實上,無論是東漢末年的大亂,還是宋亡之後的沉浮,都沒有這種自絕生路的時候。”

    胡濙卻沉默了許久,才開口說道:“陛下,事實上是有的。”

    “永嘉之亂就是這麽發生的,和東、西羅馬一樣,中原王朝差點亡於胡人之手。”

    永嘉之亂,就是後世各種文章之中的五胡亂華,其實一直到民國之前,曆史給五胡亂華的代號都是永嘉之亂,或者東晉十六國,五胡十六國。

    到了民國,偽滿洲國建立,為了製造離心力,日寇發明了這個詞,進而意圖肢解中國的向心力。

    大概存的心思是五胡、胡元、韃清亂得,他日寇怎麽就亂不得的想法。

    “陛下以為,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應當從何時開始算呢?”胡濙問了一個古怪的問題。

    朱祁鈺認真的想了想說道:“應當從東漢末年,黃巾軍算起,而不應該西晉末年,三馬同槽,司馬氏代曹後,並沒有守住江山。”

    “永嘉年間的西晉的晉懷帝和晉湣帝被俘,隻是魏晉南北朝荒唐的一部分罷了。”

    胡濙俯首高聲說道:“陛下聖明,陛下以為,東漢末年分三國的原因是什麽呢?”

    朱祁鈺看著落葉頻頻的小路想了想說道:“朕以為,東漢末年人口日益增長,士族不斷坐大,豪強並起,民不聊生,民無以為生機,最終不得不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搏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