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074更新時間:2023-04-26 16:20:28

    “殿下乃至德之人,安能不知大仁之道?”羅炳忠依舊沒有正麵回答問題。

    羅炳忠並不是決策者,做決定的那個人始終是襄王朱瞻墡,而且這個襄王並非蠢笨之人,何為大仁之道,朱瞻墡心如明鏡。

    朱瞻墡正襟危坐的說道:“若是從戎狄時候算起,草原諸多部族和中原王朝這算是打了兩千年了吧。”

    “戎狄、匈奴、五胡、鮮卑、突厥、回鶻、鐵勒、契丹、蒙古,一隻手都數不過來,這草原諸部權力更替,和咱們中原王朝大差不差,亂糟糟的一鍋粥。”

    “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你知道兵禍什麽模樣嗎?”

    羅炳忠靠在軟篾藤椅上,太醫院這個椅子,羅炳忠也有一把,當然他這把是襄王賞賜給他的。

    襄王有監國至德奇功牌一枚,有安定雲貴川黔安民奇功牌一枚,這兩塊牌子,羅炳忠是有功勞的,至少有一塊應該屬於羅炳忠。。

    但是這份功勞隻能算在襄王的頭上,不過,羅炳忠從來沒有一次,哪怕是一次埋怨過他沒有奇功牌,因為襄王朱瞻墡對他是真的不錯。

    羅炳忠頗為認真的點頭說道:“兵禍,咱們在貴州安土牧民之時,看到的不就是兵禍嗎?世道一亂,就把人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群魔亂舞,廢了多大勁兒,才安定下來。”

    貴州之行,襄王趕到貴陽府的時候,其實戰爭已經結束,可是戰爭帶來的創傷卻真真實實的存在。

    四處都是殘垣斷壁,滿山都是流匪盜寇,路邊白骨皚皚無人掩埋,一眼望去,所有的耕地大半荒蕪,所有人都是換換如同喪家之犬。

    附逆作亂的十八洞,在正統十二年,還有近百萬丁,六十餘萬戶,大約有三百餘萬人,可是在景泰四年《寰宇通誌》編纂之時,整個貴州隻剩下了七十萬丁,四十餘萬戶,不到兩百五十萬人。

    大明軍到貴州平叛,貴州一地的功賞簿上,才陣斬不到三千人。

    少了那五十餘萬人,都是戰爭中顛沛而亡。

    朱瞻墡麵色沉重的說道:“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就拿王驥三征麓川而言,糧餉周轉了大半個大明,軍需所費萬萬不可計,兵連禍結大敝西南,冒濫官爵,麓川之弊,在乎何人?”

    “有人說是王驥三征麓川,近三十萬大軍養寇自重,方有麓川之弊。”

    “孤知道,賀章賀總憲一直在追查黔國公府,他覺得麓川之弊在黔國公府身上。”

    “但是以孤在貴州隨見所聞,黔國公府就是有點小問題,也是無傷大雅,不是麓川之弊的根由。”

    “麓川之弊,為宣德年間棄置交趾也。”

    “交趾不平不複,麓川永無寧日,麓川積弊,雲貴川黔生苗之禍,絕不斷絕。”

    羅炳忠眼神閃爍,眉頭緊蹙的看著襄王,這話是襄王第一次表達他對雲貴川黔問題的見解,頗為深刻。

    “殿下的意思是,雲貴川黔,生苗之禍,是因為麓川積弊,根本原因是交趾?”羅炳忠猛地站了起來,來回走了幾步,左手握拳猛擊右掌,大聲的說道:“我明白了,明白了!”

    “殿下真是一針見血,交趾不複,西南永無安寧,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