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50更新時間:2023-04-26 16:20:32

    費亦應是兩浙鹽商的商總,也是現在船商的商總,而且他還是魏國公徐承宗的利益代言人,同樣,他也是一個非常善於審時度勢的商人。

    論到商賈發言的時候,費亦應有些不知所措,即便是他富甲天下,但是麵對府州縣的官員的時候,依舊是以一種極低的姿態出現。

    他很少能夠在正式場合坐著說話。

    而這一次,這種規格的會議上,他居然坐著發言,實在是第一次。

    “我認為海貿,其實就是三個環節,分別是生產、海運和傾銷地。”費亦應咳嗽了兩聲,緩解了一下自己緊張的情緒才繼續說道:“財經事務的本質是交換,而交換的就是我們生產的商品。”

    “而海路的暢通則是進行不停的交換,保證商品抵達目的地,而傾銷地則是交換的地點。”

    “更多的王化之地,可以促進和擴大海路活動,以此建立更多的王化之地。”

    費亦應提出了海權的三個環節,生產商品,運送商品,交換商品,而這三個環節,放到大明的航路上,比如鬆江府的棉花,四月起航直抵倭國隻需要一個月的海運時間,而在難波港的交易,就是交換商品。

    想要加強海權,就加強這三個方麵的效率和安全。

    費亦應繼續說道:“就生產一事,所有的工坊需要無條件的遵循陛下的勞保局所設定的勞保條例。包括了勞動報酬、勞動環境、勞動安全、勞動時間等等,在別的地方不敢說,但是在鬆江府和應天府兩府之地,勞保局在保障生產上,對所有人都好。”

    費亦應自己深有體會。

    對於他們這些巨商富賈而言,他們就是一顆顆的參天大樹,而對內朘剝,就是挖自己的根基,給自己鬆土。

    但費亦應也知道,朝廷若是不管,這些巨商富賈自己有這個覺悟,無疑是癡人做夢、天方夜譚。

    應天府和鬆江府兩地,為何所有工坊對勞保局都是敬而遠之?甚至是驚恐?

    雙李的惡名,在南衙諸府臭名昭著。

    以往抄家都是折現變現,所有的固定資財、流動資財和留供資財,都會轉化為流動資財送到京師內帑之中。

    但是雙李抄家,所有的固定資財,都不會折現,直接歸為皇莊,抄的是生產資料,這誰受得了?

    費亦應心有餘悸的看了一眼坐在台前,頗有些慈眉善目的李賢和李賓言繼續說道:“海權的第二個環節,則為海運,保障海路的暢通、定期清繳海盜、測定季風的時間、測定航路、培養舟師、改良船舶、增加船舶數量等等,都是增強海權。”

    “而海權的第三個環節,則為海外王化之地,在這部分李巡撫的港口是王化之路起點,珠玉在前,我就不獻醜了。”

    李賓言收到了費亦應的題本,看了許久,點頭說道:“很好,不錯。”

    費亦應為了這次參會,可是下足了功夫,從萌生觀點,到四處走訪,總結和完善,終於不負魏國公所托。

    他的題本論點鮮明,論據充足,而且還通過現象尋找問題,在層層問題中尋找到了原因,並且提出了一定切實可行的改良方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