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682更新時間:2023-04-26 16:20:33

    他猶豫了片刻,忽然靈光一閃,寫下了格物致知四個字,方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格,至也,客觀觀察認識。物,猶事也,客觀事物。致,推極也,主觀分析。知,猶識也,客觀規律。”

    “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寫完這段之後,李賓言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奮筆疾書完成了進《坤輿格致》表稿。

    格致是理學的經典概念,出自《禮記》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物致知,是理學的認知論,而李賓言寫的這一套則是格物致知,崇實黜虛,其實是李賓言在李代桃僵。

    具體而言李賓言想要對客觀存在的現象,建立一套在可檢驗和複現的解釋,對客觀事物形式化的理論知識體係。

    仰望星空的李賓言觀測天文,腳踏實地的李賓言建立了匠城,這都是李賓言。

    此時的李賓言並不清楚,他為大明打開了一道科學的大門,他隻是一時念頭不通達,所以停筆片刻,靈光一閃寫下了格物致知四個字,寫完之後,念頭通達。

    他對格物致知這個理學概念的進一步明確。

    李賓言寫完了進表稿,通讀了一遍,重新謄抄之時,再次搖頭,他覺得寫的還是不夠確切,太過於寬泛,所以繼續寫道:“儒生者,內則修身養性,外則經邦治國;”

    “格物者,達者格物致知,可通六合,次之者亦可有利於民生,經世濟用,非無用之學也。”

    “儒學可為之體,格物可為之用,有識之士,二者不可以或缺。”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

    李賓言吹幹了進表稿,希望遠在京師的陛下能夠看明白他寫的到底是什麽。

    在這份進表稿之中,李賓言將工匠、匠官們從奇淫巧技的下九流,升格為了格物者和儒生相提並論。

    在格物致知的定義上進一步確定了即物窮理,觀察客觀事物,總結客觀規律,並且將其梳理成形式化、係統化、可檢驗、可複現的成體係的知識,才是格物致知的本身。

    李賓言看著自己的進表稿就是一陣的傻樂,隨後小心的封好,交給了驛館館驛,送往京師。

    《坤輿格致》共計十六冊,其中廣為刊行的有十二卷,給工匠學院特別使用的有四卷,不是給知識設限,而是本身後四卷也就工匠能用得到。

    常有德為首的匠官所作《坤輿格致》和李賓言寫的進表稿送入京師用了僅僅十天,大明的官道驛路路麵硬化和水路疏浚,把應天府和順天府的送驛時間縮短了五天。

    而朱祁鈺收到這封奏疏的時候,並沒有在講武堂,而是在欽天監的十大曆局。

    欽天監監正許敦,在見識到了上一任欽天監監正彭德清死了兩邊之後,從來不敢違抗聖命。

    上一任的欽天監正彭德清,為王振朋黨,時常散播一些奇奇怪怪的卜噬之說,在北鎮撫司的天牢之中,驚嚇而亡,但是陛下朱批的斬首棄市的敕諭已經到了錦衣衛,忠誠的錦衣衛把死掉的彭德清又斬了一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