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才是主場(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126更新時間:2023-04-26 16:20:35

    “於少保以為呢?”朱祁鈺頗為玩味的問道。

    於謙則拿過了奏疏看了許久,不了解情況,他沒辦法諫言,奏疏的內容頗為詳細,而且還有夜不收的情報做旁證。

    於謙思忖了片刻說道:“大明的東西,哪有那麽好拿的,怎麽吃的,就得讓他們怎麽吐出來。”

    “於少保指的是…”朱祁鈺滿是疑惑的詢問道。

    於謙頗為鄭重的說道:“當然是一年三十萬的馬價銀啊。”

    “那可是每年三十萬銀幣,放到大明至少能夠疏浚五千裏的水路,平整官道驛路三千裏,維護大明全境驛站驛卒半年時間!”

    “宣府貢市至今已經整整四年,這可是一百二十萬禦製銀幣。”

    “韃靼可汗已經入京獻了降書,這些韃靼諸部的台吉們居然仍有不臣之心,當然要剿!”

    朱祁鈺咳嗽了一聲說道:“脫脫不花獻的是盟書,銀幣也是韃靼王們用馬匹牲畜換的。”

    “那就剿吧。”

    在韃靼王化的開始階段就搞得這麽血腥,是必然的。

    韃靼的地盤就那麽大,韃靼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占據了支配地位的那群人,怎麽可能把利益拱手讓人?

    所以必然要進行一次帶清洗,將那些不臣之心的人或者驅逐到西伯利亞種小麥,或者幹脆殺掉。

    朱祁鈺對韃靼的謀劃,從一開始就是經濟、軍事、政治多管齊下,尤其是經濟戰,朱祁鈺在草原上灑出了一百二十餘萬銀幣,折算之後,大約相當於84億景泰通寶,將近兩百億的飛錢,大約等同於四年的大明全境所需的貨幣。

    草原極其脆弱的經濟已經全麵崩潰,要對韃靼進行王化,首先就是將這些銀幣收回大半,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所以,血光之災,在所難免。

    “要不要讓廣寧伯劉安從西側、遼陽伯範廣從東側,支持武清侯的清剿?”於謙提出了他的想法,既然要剿,那就做好充足的準備,一旦戰事有變,武清侯戰敗,大明也有接應的可能。

    於謙不是對武清侯的武力值不信任,而是因為王化韃靼本就是出塞作戰,韃靼本就多騎兵,一旦有良將,以騎兵對步兵,韃靼並不是沒有一點點的勝算。

    洪武五年,雄心壯誌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個從皇覺寺的僧眾一步步坐到皇帝位,並且打掉了元大都,驅逐了奇男子王保保的朱元璋,分兵三路北伐,卻是大敗而歸。

    大明自開國之後,一共進行了十三次的大規模北伐,成百數千次的小規模北伐,無數次的衝突,大明始終沒有徹底解決草原諸部。

    因為在草原,韃靼才是主場。

    掉以輕心,就是稽戾王的下場。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傳令昌平侯楊俊,讓他厲兵秣馬枕戈待旦,一旦韃靼有變,京軍的馳援更快,而且戰力更強。”

    料敵從寬,一向是朱祁鈺的特點,戰爭冒險和戰爭失敗的代價,是朱祁鈺絕對無法承受的代價之一。

    以民禮埋在金山陵園的稽戾王還在墳裏看著他。

    廣寧伯劉安率領的大同衛軍和遼陽伯範廣率領的遼軍都是邊軍,戰鬥力低下,行軍緩慢,若是打成了添油戰術,朱祁鈺難逃其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