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68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0:37

    因為胡濙太無恥了。

    大明立國之初,各種元儒舊臣就是以君臣大義拒絕出仕,即便是出仕,也是人在大明心在元。

    比如《送東陽馬生序》的宋濂,在給孔府立碑的時候,就用元朝年號,而非吳元年、洪武年號。

    比如夏伯啟叔侄斷指拒絕出仕的案子。

    當初元儒舊臣是怎麽用君臣大義駁斥華夷之辯,現在胡濙就怎麽無恥的勇君臣大義駁斥華夷之辯。

    胡濙在邸報上,以君臣之義駁華夷之辯,壓根就不是為了駁斥埃萊娜不配有大明皇嗣,而是舊事重提。

    一旦有人和胡濙吵架,胡濙必然將當年那些惡心事兒翻出來,論個清楚,徹底撕破這些假道學士醜惡的嘴臉。

    胡濙這種吵架直奔下三路揭老底的做法,討論皇室辛密的風言風語,立刻煙消雲散。

    跟無德之人斤斤計較,實在是有辱斯文!

    而此時的胡濙正在會同館接見了朝鮮使臣李氏朝鮮都承旨使薑孟卿,副使李氏朝鮮中樞院事金何。

    “參見明公。”兩位使者十分的恭敬,這趟宣見,薑孟卿和金何已經知道了所為何事。

    大明正在籌辦海外市舶司,而大明看上了濟州島。

    “免禮。”胡濙坐著,兩位使臣恭恭敬敬的站著。

    胡濙笑意盎然的說道:“首陽君最近如何?”

    首陽君李瑈,現任朝鮮王,之前的王世子李弘暐因為不肯跪迎聖旨,大明不肯給出冊封詔書,最後鬧出了黃標政事的醜聞。

    景泰三年首陽君李瑈出使訪問大明,景泰四年李瑈發動了宮變,囚禁了王世子李弘暐。

    而後在六月份的時候首陽君李瑈再次出使大明,接受了大明皇帝的冊封,名正言順的成為朝鮮王。

    薑孟卿笑意盎然的說道:“我家大王自從上次入京朝見至今,未曾有任何怠慢之心,年年朝貢盡心竭力,親自照拂。”

    “隻是之前一直進貢的高麗姬,這停辦已經七年有餘,我家大王時常驚恐,時常書信催促,詢問何時複貢高麗姬之事。”

    每年朝鮮要向大明朝貢少女七人,執饌婢十人,女使十六人,火者十人。

    自景泰元年起,皇帝敕諭停了朝貢高麗姬之事,原因很簡單,這些人沒地方安置,泰安宮住不下,陛下也不缺暖床的。

    韃靼的海拉爾,朝鮮的高麗姬,都是一個待遇,大明皇帝都不要。

    “陛下仁愛,看不得這少女們長途跋涉,身在異國他鄉受苦,此事無須再提,陛下不許。”胡濙頗為無奈的搖頭說道。

    薑孟卿神情黯淡了許多,高麗姬朝貢事,涉及到了方方麵麵。

    比如刺探消息,往常年月,大明皇帝身邊都有這些朝鮮來的丫鬟,打聽消息也有去處,現在是很難刺探到了;

    比如高麗姬賣不上價,高麗姬主打的特色就是尊貴,大明皇家禦用,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認證,可以讓高麗姬擺脫賤婢,躋身高端品牌,這皇帝不要了,高麗姬就開始貶值;

    比如高麗姬培養不易,這朝鮮國內圍繞高麗姬的生意是一條極為龐大的產業鏈,這品牌貶值,直接導致了整個產業鏈有崩潰的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很難想象確切消息帶回國內,會是何等景象。

    對於大明皇帝而言,失去的僅僅是一堆使喚的丫鬟,但是對於朝鮮而言,失去的卻是支柱產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