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494更新時間:2023-04-26 16:20:41

    景泰四年,戶部和工部爭鈔法、錢法時,陛下問策,於謙就曾經說過,都可以。

    因為眼下陛下春秋鼎盛,膝下有嫡有庶,沒有人敢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生事。

    一時間,於謙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就坐在案前喝茶,等待著陛下的決定。

    沉默了許久,朱祁鈺終於還是開口說起了錢荒之事,這是根本性問題,根本無法饒過去。

    朱祁鈺的麵色頗為沉重的說道:“其實於少保清楚,朕也清楚,僅憑倭國的銀山,也僅僅是緩解大明錢荒而已。”

    “陛下英明。”於謙知道陛下說的是實情。

    大明就像是一個無底洞,無論多少金銀砸進去,都如同石沉大海一樣。

    大明或者說中原王朝,始終無法從小農經濟突破到商品經濟,究其根本,就是這片土地的貨幣供應,始終無法滿足這片土地如同饕餮一樣的肚子。

    沒有充足的一般等價物,大明不可能從小農經濟蛻變到商品經濟。

    大明還缺銅少銀,給貧瘠的大明財經事務雪上加霜。

    朱祁鈺站起身來,來回踱步,一邊走一邊說道:“在一般意義上,貨幣就等同於財富,對於百姓而言如此,對於朝廷而言,亦是如此。”

    “固定、流動、留供三種資財之中,貨幣具有三重屬性,甚至在南衙和鬆江府出現了一種觀點,認為沒有任何一種資財,都沒有金銀可靠。”

    “住宅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變舊貶值;牲畜不加精心照顧就會生病死亡;儲藏的食物會變質腐朽。”

    “唯有金銀恒久遠!”

    於謙有些疑惑,他斟酌了一番才開口說道:“陛下在去年鹽鐵會議上說,國力、國富是大明總產出以及來自土地、勞動和可消費資財的年收入。這一點上,臣以為陛下所言甚善。”

    “臣以為,並不能一言以蔽之,金銀就是財富。”

    於謙和陛下是一致的,國家財富並不應該僅僅是金銀銅鐵這類一般等價物。

    朱祁鈺和於謙所說的是重商主義的第一原則:財富由金銀構成。

    “在沒有大規模的金銀礦的土地上,隻有出口價值高於進口價值,才能帶來金銀,比如我們大明。”朱祁鈺提到了一個概念,它有一個更加耳熟能詳的名字,叫做貿易順差。

    重商主義的第二原則,就是通過貿易順差進行原始積累。

    於謙立刻就明白了陛下這兩段話的用意,眉頭緊皺的說道:“所以,鬆江府的尚奢、競奢、逐富、鬥富的風氣,來源於此,就因為它在長江口,通衢半天下,天下百貨集散之地。”

    於謙終於知道了為何陛下從最開始就對鬆江府尚奢之風如此警惕的原因,因為陛下知道,一定會出現。

    果然是陛下,在財經事務一道,從未失手。

    重商主義的兩條原則,是拜金教徒盛行的基石,如同七天製造世界,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

    朱祁鈺似是想到了什麽,忽然笑了下說道:“其實兩宋很強,發展速度繼承前唐,文化鼎盛,可是重文輕武之禍,黨禍盈天,兩禍三百年,是文化失敗。”

    “若是這尚奢鬥富之風由朕而起,朕豈不是真的成了亡國之君?”

    朱祁鈺笑就笑在這亡國之君四個字上。

    於謙趕緊俯首說道:“陛下乃是英主,何來亡國之說?金銀本就不是衡量國富的唯一標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