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幹戈(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516更新時間:2023-04-26 16:20:45

    康國的大石老了,久居蘭宮不出;康國的太子瘋了,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整個康國的百姓,瓦剌人、突厥人、蒙古人、烏茲人等等,都切實的知道一個消息。

    那就是王複切切實實做了權臣。

    所有戎事、政事,皆由王複一人決定,也先被王複徹底架空。

    當王複做了權臣之後,康國並沒有任何的變化,因為這些本來都是王複在處理。

    相反,一直擔心火並的占分配階級的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包括瓦剌諸部的台吉、突厥諸部的特勤、烏茲別克人的部族首領,他們更不希望發生火並。

    因為火並,就會出現分配階級的變化,相比較火並,他們更喜歡一個穩定的康國。

    康國的百姓也鬆了口氣,撒馬爾罕常年處於頂層火並的狀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再平常不過,隻要撒馬爾罕不亂起來,康國就會穩定。

    百姓們也喜歡一個穩定的康國。

    王複做了康國實質上的王,在陳循帶領著使團進入撒馬爾罕,王複跪迎聖旨之後,王複這個康國的王,得到了大明的認可。

    而王複投桃報李,減免了五成大明入康國的鈔關稅緡。

    “天山商路的堪輿圖,所有的山川、水文、崗哨、暗哨、雷區示意等等,都在這裏了。”王複將一張布防圖交給了陳循,這是康國給大明的禮物。

    是大明和康國和平共處的基本條件。

    撒馬爾罕至碎葉城,碎葉城至阿拉山口,阿拉山口過艾比湖延阿西特蘇河東出至百泉鎮,走天山北麓山道一直至輪台,就是天山商路的主要城池。

    走過輪台,出天山隘口便是安樂(吐魯番)城,複東行七百裏便是哈密。

    輪台(烏魯木齊),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的輪台。

    西漢時輪台叫車師六國,漢屬西域都護府。

    貞觀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天山北麓設庭州,下轄四縣,輪台就是四縣之一。

    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天山北麓隘口建輪台城,輪台成為軍鎮,扔隸屬庭州,輪台鎮的靜塞軍,為大唐守衛絲綢之路長達百餘年,一直到大唐丟了西域,輪台和靜塞軍的大名,便隻出現在文人墨客的文字之下。

    而此時,輪台以西的天山商路在康國手中。

    輪台以南至哈密,在哈密國將軍也密力火者手中,而哈密國的都城並不在哈密,而是在安樂城。

    嘉峪關、瓜州、哈密、安樂、輪台、百泉、艾比湖、阿拉山口、碎葉城、撒馬爾罕,沿路主要城池的山川、水文、防務等等,都到了大明的手中。

    “輪台歸我大明。”陳循擺出了自己的條件,如果康國需要大明的支持,那麽輪台鎮這個天上北麓的礙口,必須歸大明管理。

    王複倒是頗為平靜的說道:“飛地嗎?大明和輪台還隔著一個也密力火者吧。”

    陳循看了眼伯顏、和碩、阿史那合霍等人,才繼續說道:“不勞王谘政操心,這是大明的事兒,一個貳臣賊子,既然叛出大明,就不要過問大明事了。”

    貳臣賊子,十分的刺耳。

    王複被噎了一下,蘭宮谘政大院議事廳內,立刻變得寂靜了下來。

    王複和哈密國將軍也密力火者一樣,都是權臣,都是實際上的王,同樣有實無名。

    陳循這指著鼻子罵,讓康國和大明的談判,變得十分的僵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