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六十一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732更新時間:2023-04-26 16:20:54

    究其原因,大明在永樂年間末年到宣德年間對交趾的統治,大明在交趾的統治情況,極其糟糕,可稱之為虐。喵喵尒説

    李賓言要避免琉球和雞籠島成為第二個交趾。

    朱祁鈺和冉思娘交流著《景泰曆書》的簡易本,這簡易本更像是個科普讀物,而不是專業曆書。

    上麵並不是成體係的天文學知識,而是一些天文學常識,倒是老少皆宜。

    在四月初,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才能茁壯成長。

    而大明也迎來了雨生百穀的穀雨時節。

    穀雨意味著霜終,意味著倒春寒的天氣正式結束,意味著夏天馬上就要到了。

    穀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

    戴勝鳥降臨在桑樹上的時候,朱祁鈺的車駕開始了又一次的渡江,渡長江。

    這一次的渡江,整整一天的時間,才算結束。

    長江,的確稱得上是天塹,河闊,波濤洶湧,想要渡江征戰,的確是困難重重。

    但是,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

    朱祁鈺再次蒞臨了他不太忠誠的南衙。

    而這一次,朱祁鈺的入城依舊是從金川門入,至鍾鼓樓轉道過大功坊入皇宮,在奉天殿,接見了應天巡撫李賢、魏國公徐承宗、以及南京六部尚書。

    還有那個久違蒙麵敲響登聞鼓的李燧。

    李燧在南衙做的很不錯,並沒有被奢侈生活所腐化。

    相比較遍地都是奇功牌的陝西行都司,南衙的拿牌子的機會就少了許多。

    在好一頓折騰之後,朱祁鈺並未在皇宮下榻,而是出朝陽門至鍾山,在天地壇下祭祀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後,在外城過神樂仙都,至三山門外,莫愁湖畔。

    大明皇宮年久失修,早就跟鬼城無二,朱祁鈺也未曾下旨修繕皇宮,這次南巡,朱祁鈺住的是南湖別苑。

    這是景泰四年,朱祁鈺眼看著他高樓起,眼看著他宴賓客,眼看著他山塌了。

    堆煤場煤山崩塌,埋葬了無數投機客,朱祁鈺也得到了南湖別苑。

    徐承宗很有心。

    陛下在北衙的時候都不住皇宮,到了南衙,陛下顯然也不會住皇宮。

    南湖別苑是內帑產業,占地八百畝,大樹參天,竹影婆娑,蒼涼廓落,古樸清幽,十分別致。

    羨魚檻、三星橋、涵玉亭、清鈴廊、鶴林堂等等堂舍,可謂是一塵不染。

    “又回來了。”朱祁鈺伸了個懶腰,看著冉思娘滿是笑意。

    上一次來的時候,冉思娘還是作為京營征伐貴州的戰利品。

    興安和小黃門耳語了幾聲,俯首說道:“陛下,楊指揮請求覲見。”

    “宣。”

    楊翰,大明南衙鎮撫司指揮使,天子緹騎,大同府深入虜營六人之一,大明墩台遠侯都尉。

    假鈔之事,就是楊翰作為法司稽查出的大案。

    之前朱祁鈺在行宮時,有人又炒作方孝孺的案子,朱祁鈺派楊翰清查,這顯然是查利索了,回來複命。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楊翰恭恭敬敬的行禮。

    朱祁鈺打量了一下楊翰,這個精壯的漢子,在南衙並沒有養尊處優,反而眉宇間多了幾分銳利。

    相比較草原,這南衙戰場,並不比在草原上輕鬆。

    “朕安,平身。”

    楊翰將自己收集到的情況寫了份奏疏遞給了興安說道:“陛下,土木天變日久,大明承平之態日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